中評社北京8月23日電/外媒稱,在中國,出生於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人大約有2億,他們具備了一定購買力,尚未成家者也無多少家庭負擔。注重品質而不太在乎價格的他們是所有市場必爭的消費群體。
據西班牙中國政策觀察網站8月18日報道,中國的年輕消費者成為中國經濟轉型時期的消費主體,同時也是讓經濟分析人士感到頭疼的一個群體。從“千禧一代”單身人士身上賺錢似乎變成了一個永遠無法實現的假設。
中國新一代單身人士儘管是潛在的消費者,而且作為消費群體的規模頗為可觀,但市場卻很難從他們身上獲得預期的收益。中國電商甚至專門為他們發明了“光棍節”,這場消費盛宴在國際上都聲名遠揚。無法從他們身上賺錢不是因為他們沒有購買力或花錢的願望,而是因為他們厭惡風險,普遍缺乏規劃,對個人發展預期值也很低。
這個重要群體的不斷壯大和消費能力的增長並沒有為整體消費數據作出多大貢獻。對此,一些專家展開了分析。
有專家指出,中國城市中的單身專業人士正在改變消費模式,為個人護理或休閑娛樂等領域帶去了收益。但是比起正面影響,單身人口數量不斷增加給國家經濟造成的影響更多是負面的。問題關鍵在於,他們對組建家庭的期望值較低。
雖然單身消費者會給人留下自給自足、安全可靠的第一印象,但研究顯示,他們在作出承諾或者承擔家庭責任時,是最不可靠的群體。在中國,無論消費能力還是平均消費水平,有配偶者都遠高於單身人士。
年輕的單身者普遍不願意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領域當中消費,例如大眾消費領域、保險業和房地產業,而這正是北京所最擔心的。中國政府對這個經濟賴以發展的核心人群寄予厚望,但願望很可能落空。
即便如此,“千禧一代”依然是奢侈品行業、時尚和娛樂休閑行業心目中的寵兒,但他們的消費主要集中於此。因此,很多分析機構都將這個人口核心群體視為最好吃但卻最難啃的“骨頭”。關鍵在於找到一個營銷策略,將產品的個性化發展到極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