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55年前是怎麼打服印度?老兵講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01 09:49:30


 
  “那個時候我們喝冰水,吃炒面(炒制面粉,當時解放軍的主要幹糧)。現在不少年輕人吃不了苦,動不動以錢說事。重溫那段歷史,我希望之前那種堅定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和吃苦耐勞精神能得到傳揚”,韓學潤談起他寫這部劇本的初衷時這樣說。

  那場戰爭留下的記憶對於老兵們來說刻骨銘心。海拔最低3000米、最高5700米,平均氣溫零下20攝氏度、最低零下38攝氏度……有關那場戰爭的很多數據,陳群耕倒背如流。1962年10月的一天,參軍入伍已一年有餘的陳群耕正在青海湖附近和戰友們一起收割青稞,突然接到上級命令,數千名軍人連夜返回西寧東郊駐地,帶上幹糧裝備,隨即向戰場出發。那年陳群耕正好18歲。

  他們都義無反顧,55師共7746人,625輛車,日夜兼程,陸續趕赴戰場。不少士兵因為不能上戰場情緒有些低落,被命令留下看守營地的士兵紛紛寫血書,要求上前線。 由於車輛不夠,當地政府發動所有的民用車輛加入運送士兵的隊伍。車輛有的蓋著帆布,有的直接敞篷。陳群耕回憶說,為防止腳趾被凍傷,他們每坐兩小時車,就下車跟著車子跑20分鐘。由於車況、路況等問題,不少路段他們都得靠兩條腿和兩只手。

  葉宏亮還記得他們過五道梁和唐古拉山時的驚險。有句俗語叫“上了五道梁,喊爹又喊娘”。由於正值嚴冬,高寒缺氧,寒風刺骨,呵氣成冰,在翻越這些險境時,不少裝備都得靠人扛,靠人背。一些戰士因缺氧等原因再也沒有醒來。

  從西寧經拉薩,20多天後他們終於到達中印邊界前線陣地。沿途幾乎所有成年藏民同胞都被發動參與修路。工兵團和推土機在前面開路,藏民在後面平路。“印度原以為我們至少需要一年時間疏通到喜馬拉雅山的公路,而我們只花費了半個月。最後打得他們措手不及。”陳群耕說。

  據葉宏亮回憶,在高海拔地區戰友們都被告誡少活動、不能劇烈活動,但為了搶占先機,很多士兵都是跑步走。在一次圍剿印軍的行動中,他們營有兩名戰士因高山反應引發急性肺、腦水腫而犧牲。

  在葉宏亮看來,印軍裝備比解放軍的好。“我們大多用的是朝鮮戰爭時的武器,甚至解放戰爭時用的。印軍用的是蘇聯、英國支持的武器。他們的是半自動或者自動,而我們的槍還是53式步騎槍,打一槍得再扣一下扳機。當時11師已經換了56式半自動步槍,我們55師1963年才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