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首度挺入西方發達國家,圖為“華龍一號”核電機組蒸汽發生器組件。新華社 |
中評社香港3月23日電/中國力爭成為全球高科技超級大國,蒂姆•伯恩斯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了標志性人物,讓人有些意外,因為他是一個澳大利亞人。然而,這位量子物理學家調職到上海的決定,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中國為扭轉世界秩序下了工夫。
全面引進“人才外援”:吸收國外先進技術
據英國《金融時報》3月22日報道,39歲的伯恩斯原本在紐約從事研究工作,如今在上海紐約大學擔任物理學助教,這是中國引進高層次人才的“千人計劃”的結果,該計劃旨在將一些最聰明的人從矽穀、波士頓和其他地方引進到北京或深圳等熱點城市。
伯恩斯正致力於開發新的技術,他希望這些技術最終會幫助捧住該領域的“聖杯”:量子計算機。他表示:“中國的量子物理學非常強,那裡的一流團隊放到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最好的……他們在做一些非常棒的事情。”
品誠梅森律師事務所駐香港合夥人保羅•哈斯韋爾表示,吸引伯恩斯這樣的專才到中國來與在足球界所做的事情并無不同:引進足球運動員,讓他們把球技傳給中國人。
該計劃實現了意義重大的人才儲備,在此過程中吸引了一些中國科學家回國。張良傑就是這樣一個例子,當初他在知名學府清華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後去了美國。如今,他帶著40項發明專利回國,成為深圳企業軟件開發商金蝶集團的首席科學家,研究人工智能。
在這些國家計劃之外,地方性計劃也大量湧現出來,特別是在深圳和杭州等科技中心。此外,還存在直接挖角的做法,這種做法在西方很常見,但在中國的歷史并不長。去年底,搜索引擎公司百度聘用了微軟老將陸奇,讓其領銜百度人工智能研究。“如果你不能買下那間公司,那就買下它的靈魂人物,”一位分析師開玩笑地說。
“中國一直在利用全球商業和科學網絡,推動技術轉讓、外國研發投資以及在海外培訓中國科學家和工程師,”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RSIS)助理教授米海爾•拉什卡表示,“這種努力背後的基本戰略成為了‘自主創新’的概念:發現、消化、吸收并改造民用和軍事領域的優秀外國技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