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日軍坦克部隊。
|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場海戰仍極大地損耗了該地區日軍艦隊的實力,美軍乘機繞過防守嚴密的基思卡島,於5月11日對阿圖島發動進攻。上萬名美軍從南北2個方向登島,與日軍展開肉搏戰。
當5月29日最後一批日軍在自殺式衝鋒中悉數斃命後,美軍才完成對全島的占領。據統計,參戰的15000名美海陸軍官兵中,陣亡549人,負傷1148人,另有2100餘人印凍傷和各種疾病失去戰鬥力,日本2638名守軍除28人被俘外全部“玉碎”,戰鬥慘烈程度可見一斑。
反應過來的日軍本想上島支援和強化基思卡島的防禦,但持續的大規模消耗讓日本大本營最終決定放棄千里之外的阿留申群島,將部隊撤回北海道及千島群島。從1943年5月21日下達從基思卡島撤退的命令,到8月1日最後一批士兵撤離,日本海軍在事故頻發的情況下艱難地完成了撤退任務。
而美軍由於對大霧彌漫的基思卡島未實施任何有效偵察,結果在日軍完成撤離後的半個多月時間裡,美軍還對島上不斷實施炮擊和空襲。8月15日,多達34300名美國和加拿大士兵組成的龐大聯合部隊終於登上了空無一人的基思卡島。
由於大霧遮蔽和草木皆兵,過度緊張的美加聯軍在隨後的1個星期內還因相互誤擊打死25人,傷31人,找到的卻只有日軍剩下的物資殘骸和幾門來不及帶走的高炮,這也成為當時被嘲諷的笑話。同年8月22日,美軍北太平洋部隊司令金凱德宣布阿留申群島戰役結束。
從整個阿留申群島戰役過程來看,美日雙方圍繞著缺乏實際的次要戰區整整糾纏了14個月,雙方均投入大量作戰資源,付出了損失20餘艘艦船、數千名官兵和大量物資的沉重代價,卻並沒有真正的受益者。對雙方來說,這都是一場令人沮喪的雞肋之戰。
來源:參考消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