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一圖讀懂:美國陸軍編制結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20 07:38:20


 
  記者:在優化軍兵種結構方面,美軍有何做法?

  童真:在壓縮規模的同時,美軍積極調整軍隊結構。首先是適度削減陸軍兵力,增大海、空軍比重。目前,美陸軍現役部隊約47萬人,海軍約50.6萬人(陸戰隊約18.3萬人),空軍約31.7萬人,分別占現役部隊總員額的36.4%、39.1%、24.5%。按照此前計劃,陸軍將進一步減到44萬人至45萬人,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共減至49.7萬人,空軍增加至32.5萬人。其次是優化軍種內部構成,重點加強技術性強和突擊力強的力量。陸軍重點發展陸航、特種作戰、網絡作戰能力。海軍重點發展航母、攻擊型核潛艇和水面作戰艦艇,強化海上封鎖、海空一體、依海制陸能力。空軍重點發展新一代遠程轟炸機、戰鬥機、空中加油機等力量,著力提升制空、對地攻擊和遠程快速機動等核心作戰能力。目前,美空軍已將新一代戰略轟炸機作為最優先級的軍種發展項目之一。

  記者:請詳細介紹一下美軍模塊化建設的情況?

  陳航輝:過去10年,這一工作受到歷任美陸軍參謀長的重視,並逐步成為陸軍轉型的關鍵,具體包括以下3點內容。

  兵力模塊小型化。模塊化建設的目標之一是使部隊結構由“少而大”改為“多而精”。傳統的以師為中心的兵力結構中,師是陸軍任務編成的基本兵力模塊。模塊化改制後,取消了師與下級單位的固定編制關係,師不再是作戰實體,而是獨立的指揮控制機構。按照作戰與支援之分,分別組建旅戰鬥隊和支援旅,旅戰鬥隊和旅成為基本兵力模塊。

  編制結構標準化。模塊化的核心是標準化,實質是突出“共性”而弱化“個性”。一是旅以上司令部編制結構標準化。在旅以上,設立戰區陸軍、軍、師三個指揮層級。分別對3個軍司令部以及7種不同類型的師司令部進行模塊化改造,使其擁有統一的編制結構。二是戰鬥部隊編制標準化。將原有的裝甲旅、機步旅等7種作戰旅,整編為步兵旅戰鬥隊、斯特賴克旅戰鬥隊和裝甲旅戰鬥隊3種旅戰鬥隊。三是支援部隊標準化。根據作戰職能和任務分工,將支援旅整編為戰場監視旅、火力旅、戰鬥航空旅、戰鬥支援旅和保障旅5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