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薩德”毒牙尖幾許:插在亞太的兩把“尖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1-15 00:11:17


 
  沉寂數年後,洛馬公司2005年成功完成“薩德”導彈首次飛行試驗。隨後美導彈防禦局將“薩德”試驗設備轉移到太平洋導彈靶場,至今共開展了11次攔截試驗並全部成功,其中,9次成功攔截近程彈道靶彈,2次成功攔截中程彈道靶彈。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系統有如此好的記錄,這使美再次對“薩德”計劃寄予厚望,也標誌著“薩德”系統已經成熟。

  2008年5月,第一套“薩德”系統正式服役,包含24枚攔截彈、3輛發射車、1套火控系統和1部X波段相控陣雷達,造價約為7.5億美元。截止到2016年,美國已經在全世界部署了30套“薩德”系統,就像一顆顆“毒牙”散布鑲嵌在全球各要害部位。

  “薩德”系統的三把“刷子”

  “薩德”系統之所以引發高度關注,根本原因在於其出色性能所賦予的三把“刷子”:

  ——“承上啟下”又“內外通吃”

  “薩德”系統號稱是唯一能在大氣層內和大氣層外攔截彈道導彈的地基系統,攔截高度達到40-150千米,即內大氣層的高層和外大氣層的低層,這一高度處於射程3500千米以內彈道導彈的飛行中段、3500千米以上洲際彈道導彈的飛行末段。

  “薩德”系統的攔截高度正處於“愛國者”反導系統和“宙斯盾”反導系統之間,因此,它既可以與“地基中段攔截”系統配合,也可以與“愛國者”等低層反導系統防禦中的“末段攔截系統”配合。對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形成連續的分層攔截能力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