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軍上將回應航母冒黑煙:故意做給英國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10-27 09:18:19


資料圖:英海軍戰艦拍攝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編隊。
 
  他不排除航母動力系統在設計或是製造階段便已出現缺陷,貽誤至今,但也可能是在出發前沒有對設備進行應有的全面調試及檢修,導致進入燃燒室的重油未能充分燃燒,未燃盡顆粒被通風機排到空氣當中,形成了黑煙。

  他認為第三點可能原因在於設備老舊,但也不應長時間冒煙,“我的心在抽搐,不該出現這種情況啊,我曾在年頭更久遠的戰艦上工作過,沒見過類似情況,這太失顔面了”。

  俄地緣政治問題研究院第一副院長康斯坦丁·西夫科夫覺得多半是“軍艦上相關操作人員在使用鍋爐裝置時出現失誤”,從而導致燃料未能充分燃燒,“我不覺得這屬於技術故障”,他也認為這跟航母停用時間太長有關。他強調,“只有白痴”才會派鍋爐出現問題的軍艦遠征,“我國的海軍管理層皆為理性、謹慎之人,他們很清楚,倘若軍艦在某些設備存在故障的情況下便倉促出征,途中就可能發生事故,屆時要將排水量如此巨大、受風面積如此之廣的艦只拖往任何地方,只怕都困難重重,因此,問題不會出在設備本身”。

  但曾任地中海分艦隊司令的瓦連京·謝利瓦諾夫上將早在12年前便曾告訴《明日報》:“興建‘庫茲涅佐夫元帥’號時,即1989年,恰逢歷史轉折點,蘇聯已是日暮途窮,換言之,‘庫茲涅佐夫元帥’號在誕生之初便罹患先天性心臟病。它的鍋爐從一開始便使用的是劣質管道。”

  他曾派了一批人去烏拉爾製造航母所用的鍋爐管道廠。他抱怨道:“然而,烏克蘭獨立了,只能在尼古拉耶夫船廠勉強生產出來,一直有洩漏情況出現,所以,我們無法令鍋爐滿負荷運作。1996年出征時,艦上經常只有兩個鍋爐能使用,好幾次更是僅剩一個在工作,如此一來,時速不可能超過4海里,以這樣的速度前行,航母只會聽任風刮,而不是由人掌舵”。

  物理學家阿列克謝·安皮洛戈夫也持同樣看法:“‘庫茲涅佐夫元帥’號從一開始就注定命運多舛。當年它能從烏克蘭被挽救回來已經堪稱奇跡。人們簡直是靠著一腔熱血,才令尚未全部完工的它從尼古拉耶夫船廠的碼頭艱難抵達了現在的駐地即摩爾曼斯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