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美媒盤點在亞洲那些“不太著名”的軍事裝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03 08:35:57


資料圖:美國海軍自由號瀕海戰鬥艦。
  中評社北京6月3日電/彭博新聞社網站6月2日發表題為《生銹的船只和閑置的航母:亞洲軍隊的另一面》的報道稱,亞太地區軍隊的不足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以下是亞洲一些并不那麼著名的軍事裝備的簡要介紹:

  菲律賓“馬徳雷山”號登陸艦

  沒有什麼比曾服役於菲律賓海軍的“馬徳雷山”號登陸艦更能說明南海軍事力量對比的懸殊。1998年,“馬徳雷山”號擱淺在斯普拉特利群島(即我“南沙群島”——本網注)的阿雲金暗沙(即我國“仁愛礁”——本網注)。現在,這艘登陸艦由十幾名海軍陸戰隊員和水兵操作,但由於船體嚴重生銹,甲板上的一些區域甚至不能通行。

  據報道,“馬徳雷山”號上的船員每3至5個月輪換一次,每次補給的燃料費用達到7.69萬美元。每次補給都面臨與中國海警船相遇的風險。

  菲律賓“拉賈·胡馬邦”號護衛艦

  “拉賈·胡馬邦”號護衛艦曾是1943年入役的美國海軍驅逐艦。據新加坡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軍事研究員吳尚蘇(音)說,這艘護衛艦配備的是二戰時期的武器系統,而且幾乎未升級過。

  根據菲律賓政府2012年的數據,這艘在南海執行巡邏任務的護衛艦維護費用可達42.8萬美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