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7日電/前不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出訪歐洲時,同意大利、法國等國領導人反覆提到南海問題,並企圖利用東道主之便,力推在5月底的七國集團峰會上將相關問題提上議程。與此同時,日外相岸田文雄在訪問泰國、緬甸、老撾等東南亞國家時,也不斷聲稱南海問題是“緊要課題”,同安倍遙相呼應。
解放軍報報道,日本本是南海域外國家,但近期卻一直積極充當南海問題的攪局者:向南海問題當事國菲律賓、越南提供巡邏機、巡邏艇等裝備,和菲律賓海軍、越南海軍舉行極具針對性的聯合軍演,諸如此類的動作一直不斷。而日本政府高官近日的言行似乎表明,日本已不滿足於在南海問題上繼續攪局,還企圖主動升級為“造局者”,其背後用心,值得警惕。
試圖借南海問題確立其“亞太警察”地位。受綜合因素影響,美國對亞太地區的影響力有所下降,在不少事務上都顯得力不從心,不得不更多地借力日本等盟國,並為此適當“放權”。“世界警察”的放權,恰好給了日本在亞太地區當好“協警”甚至晉升為“亞太警察”的機會。安倍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火上澆油,一來可以通過渲染“中國威脅”牽制中國,為自身在釣魚島問題上獲得更多主動;二來可為其擴大海外軍事行動甚至修改和平憲法尋找借口,擴大自己的地區影響力。
妄圖借南海問題推動“後院”建設。安倍政府積極充當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馬前卒,且一直打算將東南亞建設為本國“後院”。這種戰略思維可追溯到二戰時期的“大東亞共榮圈”,該殖民戰略的目標就是實現日本對亞洲廣大地區的軍事占領和經濟壟斷。雖然這一幻想隨著日本在二戰的戰敗而破產,但日本右翼對“帝國夢”仍不死心,相關政策也改頭換面以“構建地區秩序與規範”等形式出現在其官方戰略文件中。南海問題的持續發酵,有利於日本渾水摸魚,通過政治與軍事介入騙取其在地區國家中的認可度,盡可能擴大其戰略影響。
企圖借南海問題配合對華經濟戰。中國的“一帶一路”戰略極大深化了與東南亞國家的交流合作,並取得了顯著成果。中方企業在東南亞的投資也不斷擴大,多層次經濟合作推動了雙邊關係的全面發展,在增進互信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影響力不斷增強的中國已成為日本在東南亞的第一大競爭對手,而由於日本經濟增長處於下行通道,在投資規模、價格優勢等方面,日本都難有勝算。日本插手南海問題,無異為經濟戰開辟出“第二條戰線”,日本也企圖借此離間中國與東盟國家關係,為雙方在“一帶一路”等框架內的經濟合作塞進猜忌的種子,帶來互疑的陰霾。
日本一方面將自己標榜為負責任大國,一方面又為一己之私在南海問題上興風作浪,這不僅無益於南海地區穩定與發展,也為地區未來增加了不確定性。中方多次表明,南海爭端應由當事國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域外國家應當為南海地區和平與穩定發揮建設性作用。希望日本多做有利於南海局勢穩定的事,莫要為一己私利使地區局勢複雜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