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東部戰區陸軍政委談打勝仗:要隨時上戰場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0 10:41:26


 
  比如,養豬種菜的傳統,這是革命戰爭年代和新中國成立後物資匱乏時期,部隊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的好做法,在當時無疑發揮了巨大作用。但目前“皇糧”已能滿足官兵吃飽吃好,再大搞養豬種菜,甚至作為一項政績、一個景觀來抓,就本末倒置、南轅北轍了。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軍人心思精力應當最大限度聚焦在備戰強能上。戰區陸軍黨委提出,少種菜直至不種菜,房前屋後不再“種瓜點豆”,而是將菜地改成訓練場,逐步實現基礎訓練不出營區、班組訓練依托營區、體能訓練房前屋後的目標。這才是對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傳統的最好傳承。

  用戰鬥力標准卡,對部隊傳統做法進行揚棄過濾,戰區陸軍先後提出“把隊列動作趕出訓練場”“不搞表面好看但打仗不管用的尖子比武”等一系列練兵備戰措施,帶動部隊形成“重新審視傳統、創造性繼承傳統”的熱潮。

  簡約務實,是新體制下實現“減員增效”的不二選擇

  記者:戰區陸軍與原軍區比,部隊員額沒減多少,機關卻大幅瘦身,“小機關、大部隊”,怎樣提高工作效率和指導效益,確保新體制順暢高效運轉?

  廖可鐸:減員必定倒逼增效,這也是改革的一個重要初衷。沿用原軍區的那種運行模式和指導方式已難以為繼,就是每晚燈火通明,工作也幹不完。戰爭年代,所有工作都圍繞打仗謀劃展開,工作怎麼簡潔怎麼來,怎麼有效怎麼幹。戰區陸軍黨委先後三次向全體官兵推薦68年前的一篇公文(為十三縱一○九團授予“濟南第二團”的請示電),全文含標點符號僅59個字,這篇普通的戰時公文,放到今天就是改文風的典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