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全民閱讀關鍵在提升閱讀質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14 15:38:49


  中評社北京3月14日電/全民閱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已是連續第三年。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的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我國成年國民圖書閱讀率正呈小幅上升趨勢,但人均4.56本紙質圖書、3.22本電子書的閱讀量,遠低於以色列、日本、法國等國家,不僅與我們國家文化強國戰略的要求有較大差距,而且與中國人詩書繼世的文化傳統形成了極大反差,引起社會各界的憂慮。各級政府有責任為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創造更好的社會氛圍,提供更為充分的制度保障。

  如果每個中國人每年只讀4種書,但這4種書是以《詩經》《左傳》《論語》《紅樓夢》等為代表的中國傳統經典,或者任何四部當代經典,那麼因為中國人閱讀量太小而感到憂慮的人是否會少很多?

  經典著作是人類智慧的積澱,閱讀經典是提升閱讀質量的捷徑。《隋書·經籍志》說,經典是“機神之妙旨,聖哲之能事”,可以“經天地,緯陰陽,正紀綱,弘道德,顯仁足以利物,藏用足以獨善”。對於個體而言,閱讀經典未必一定能有如此立竿見影的效果,但作為一個滋潤的過程,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傳承,“經天地,緯陰陽,正紀綱,弘道德”的願景終將成為現實。

  中國老百姓過去有敬惜字紙的傳統,進入現代社會,文字或者閱讀的這種神聖感正在逐漸消解,一個重要原因是出版變得容易了,書不像以往那麼金貴了。中國現在每年出版40多萬種紙質圖書,規模空前,但其中真正能夠浸潤心靈、開啟心智的圖書數量仍然有限。面對琳琅滿目的新書進行挑選時,人們往往首先感受到的既不是對知識的敬意,也不是“開卷有益”的喜悅,而是“這是一本好書嗎?值得花費幾個小時甚至幾天的時間去讀嗎?”

  近年來,全國很多媒體、圖書館、書店紛紛開展薦書活動,受到讀者歡迎。在政府層面,應該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加大對優秀圖書出版物的扶持和推介力度,讓好書有更多機會走進讀者視線,讓優秀圖書的作者、出版人既感受到榮譽感,也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回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