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使用經濟實力取得外交政策目標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2-06 14:18:47


  中評社香港12月6日電/過去15年來,美國及其歐洲盟友一直使用老練的經濟制裁,作為應對棘手外交挑戰的高壓工具。但正如我們不久前在新美國安全中心一項新研究中所講,美國或許有朝一日成為自己成功的受害者:其他國家正學會使用這些制裁工具,并開始以可能危及美國利益的方式使用。

據美國《外交政策》報道,其他國家也愈加願意使用經濟高壓手段。比如中國正越來越主動地使用經濟實力取得外交政策目標。過去幾年來,北京已通過監管、采購決定、拒絕某些產品進入中  國市場及限制向對手市場出口戰略物資等手段來獲得高壓影響力。例如,2010年日本逮捕一名中國船長後,中國限制了對日稀土出口。不久前美國威脅對實施網絡攻擊的中國個人和實體進行經濟制裁後,中國准備禁止國內企業使用外國技術,這可能影響美企在華業務。

  中國使用經濟高壓手段未必是照搬美國針對伊朗等國的那種金融制裁。但顯然,中國認識到這些工具可以多麼具有威力。中國一知名智庫表示,“鑒於我們國家經濟實力增強的事實,應審慎考慮對損害世界和平及威脅我國利益的國家動用經濟制裁。”

  令事情更複雜的是,如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把人民幣列為特別提款權貨幣。非美元貨幣的崛起,會危及美國施加癱瘓性金融制裁的能力。美國制裁靠的是美歐金融市場的吸引力,特別是美元的強勢和穩定。但若其他儲備貨幣如人民幣變得更具吸引力,那許多公司就沒必要繼續主要依靠美元和美國金融體系了。這會削弱美國的制裁籌碼。但這些并不意味著美國不能繼續使用制裁達到目的,抑或中俄等如今在使用這些手段方面占了上風。它們只是表明,美決策者有必要開始考慮,如何確保人民幣崛起後美國的制裁見效,并設法抑制中國可能威脅美國利益的經濟戰略。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