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當前經濟 創新近乎一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05 14:44:10


  中評社香港11月4日電/著名的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有句名言:生產率不是一切,但近乎一切。中國目前的經濟形勢可以概括表達為:創新不是一切,但近乎一切。

  新加坡《聯合早報》11月3日載文《中國當前經濟 創新近乎一切》,文章說,目前中國經濟增長勢頭雖然較上世紀前十年經濟增速有所減慢,但這是大勢所趨,原因有三:一是中國的經濟規模上去了,蛋糕做大了,分母大了,相同規模的經濟總量增量也只能帶來較小的經濟增速。

  二是國際經濟形勢發展平緩,中國經濟目前已全面融入到全球經濟,外需疲軟必然導致出口增速下降,三駕馬車目前有一駕駑馬。

  三是中國目前人口紅利下降,工資上升迅速,劉易斯拐點已經到來,中國勞力密集型產業的比較優勢已經不再明顯。

  三者之中,經濟增速減慢并不足為慮,沒有任何嚴肅的經濟學實證研究表明中國的經濟增速必須保持7%以上,中國經濟才能健康穩定發展。事實上,只要保證中國經濟增速比全球經濟增速高於1-2%,中國就能確保成為全球經濟的火車頭。所以,增速的絕對數不重要,相對數才重要。

  不過,最為重要的是提高企業的生產率,只有制造業企業的全要素生產率提高了,才能使企業或行業績效的提高不必靠勞動力、資本、中間品的簡單粗放式投入,而是通過技術的改造創新,促進企業績效,增加利潤,實現集約式增長。
  
  這就是克魯格曼為何強調生產率不是一切,但在長期中近乎一切。

  不過,凱恩斯爵士也說過,在長期中我們都死了,實現全要素生產率提升時不我待。

  而提高全要素生產率,首要是要鼓勵企業創新,只有創新,才能實現企業產品升級換代,經濟轉型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