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IMF稱不必悲觀看待中國經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28 09:56:56


2015年第三季度GDP增速6.9% 六年來首次跌破7%
  中評社香港10月28日電/最近公布的中國經濟數據引發了人們的憂慮,即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減速,這可能將全球拖入經濟衰退。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席亞洲經濟學家李昌鏞表示,這種悲觀情緒或許并無必要。他表示,造船和零售等服務業部門欣欣向榮,這正在抵消制造業的嚴重衰退。

服務業或被低估

  美國《華爾街 日報》10月23日載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對中國的悲觀情緒誇大其詞,服務業欣欣向榮便是明證》,文章說,李昌鏞受訪時說:“我們認為,目前并沒有足够的證據表明,中國經濟會出現硬著陸。確實存在制造業放緩和產能過剩的問題。但當前中國經濟的其他部門實際上增速更快了。”

  但這位IMF官員也警告說,如果北京過於依賴貨幣政策去刺激經濟增長的話,那可能給中國造成諸多問題——而不會解決問題。而在他發出上述警告的同時,中國人民銀行23日再次宣布降息,此舉旨在恢複經濟增長。

  李昌鏞表示,衡量中國經濟的老辦法——如看耗電量——已經過時,因為它們不能准確反映經濟增長的性質在發生變化。他說,如今服務業占該國經濟的比重已超過50%,因此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當前很可能被低估了。

  乍看上去,中國的貿易數據似乎證明對該國經濟的擔憂是有道理的。但更深入分析這些數字其實可能會表明,該國在努力轉向更多依賴消費需求的增長模式,而這已有所見效。

  雖然進口額持續下滑,但這說明的問題卻不同。據IMF測算,計入大宗商品價格下跌以及人民幣升值等因素後,中國7月進口額實際上增長2%。雖然商品進口數量減少了,但服務業進口的增速達到了兩位數。

  中國的房地產業也引發了人們的憂慮。但李昌鏞表示,目前有跡象表明,房地產價格在趨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