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上將:法西斯幽靈未銷聲匿跡 中國需警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9 10:28:49


 
  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英雄氣概是偉大的抗戰精神的特色。毛澤東同志曾自豪地說: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 歷史上,為了祖國統一富強,為了民族興旺發達,無數中華優秀兒女發揚英雄主義精神,頑強抗爭,絕不低頭。抗日戰爭中,中華民族抱定了血戰到底、抗戰到底的信念,與武裝到牙齒的日本法西斯進行了一次次驚心動魄的殊死較量。這種英雄氣概是激勵全國人民不畏強敵、為民族解放與獨立而英勇鬥爭的強大精神武器。無論條件多麼艱苦、形勢多麼險惡、戰爭多麼殘酷,中國人民始終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從楊靖宇、左權到張自忠、戴安瀾,千千萬萬同胞構成民族的鋼鐵脊梁,用鮮血和生命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抗戰中的英雄主義突破實現個人價值的局限,突出中華民族的群體意識和集體主義英雄觀,這種視國家和民族利益高於一切、並為之獻身的革命英雄主義走上了歷史舞台。在民族危亡、國難當頭的艱難歲月,正是這種不畏強暴、敢於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挺起了中華民族的精神脊梁。 

  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必勝信念是偉大的抗戰精神的底蘊。中華民族在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屢經挫折而不屈,屢受磨難而不衰,外來勢力壓不倒,帝國主義打不垮,始終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創造出了人類歷史上五千多年不曾中斷的中華文明奇跡,靠的就是對自己文化的高度自信和由此生發出的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近代以後,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進程一次次被打斷,但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屈服、沒有放棄,而是頑強地戰勝一次次艱難險阻,重新整裝出發。抗戰初期,日本侵略者曾長驅直入,在短期內占領了大片中國領土,亡國的悲觀論調一度甚囂塵上。以毛澤東同志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中國人民必勝的堅定信念和卓越的政治軍事智慧,提出了持久抗戰的戰略方針,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日鬥志。在戰略相持階段最艱苦的歲月,中國軍民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終於戰勝困難,渡過難關,迎來了勝利的曙光。那時的中國,國力、軍力遠遜於日本,卻能長時間獨立支撐抗戰的局面,並最終戰勝不可一世的日本軍國主義,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中華民族具有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民族精神。 

  著眼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既需要強大的物質保障,也需要強大的精神支撐。在一定意義上講,精神支撐是更持久也更重要的內在支撐。長期以來,敵對勢力千方百計企圖扭曲甚至抹去我們民族的歷史記憶,其用心極為險惡。如果一個民族忘記了歷史,喪失了歷史記憶,就會失去發展的方向,人民的精神就會在黑暗中迷失,對此我們必須高度警惕。抗戰精神是中華民族最具活力的精神基因,是中華民族奮鬥史上最深刻的文化記憶,已經成為中華民族“根”和“魂”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須臾不能離開。新形勢下,我們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始終需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