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媒:中國伊朗軍機大單呼之欲出 全球無對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18 09:38:05


中國曾出售伊朗的武器。(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7月18日電/據俄媒報道,俄羅斯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專家瓦西裡·卡申認為,伊核問題國際協議的簽署為發展中伊國防領域合作開啓了新的機遇。在聯合國對伊武器禁運5年期滿前,中國就可在一系列方向上獲得重大進展,譬如向伊朗銷售中國中輕型軍事運輸機。

  據環球網引述俄羅斯衛星網7月16日報道,在維也納達成的協議將對伊軍事技術合作制裁維持5年,但制裁範圍僅限進攻性武器。同時,金融制裁的取消意味著能更便捷地建立合同金融結算制度。

  從上世紀90年代到本世紀初,中國一直是伊朗重要的軍事技術來源。伊朗從中國獲得的各式導彈武器和防空設備的技術使用許可在伊朗工業發展中扮演了重要作用。後來,或許是害怕給中美關系帶來不利影響,中國總體上收緊了與伊朗的軍事技術合作。

  目前一個全新的大規模軍備市場正向中國展開,該市場在規模上同巴基斯坦武器市場相比將擁有更加長遠的前景。誠然,制裁禁止中國向伊朗供應一些中國軍事出口中尖端軍備,例如FC-1戰機、坦克、155毫米榴彈炮、重型多管火箭炮、潛艇和水面戰艦。

  但在一些方面,中國可能在聯合國對伊朗武器制裁5年期滿之前取得重大進展。中國一個明顯舉措可能是試圖向伊朗出售中型和輕型軍用運輸機。伊朗軍用運輸航空的基本配備是在伊斯蘭革命前購買的老式美制飛機和少量中國老式運-7飛機。

  尤為重要的是,俄羅斯目前沒有供應出口且可與中國運-8或運-9競爭的中型運輸機。伊朗現有戰機及戰鬥教練機都需要類似更新。的確,如中國要向伊朗供應噴氣戰鬥教練機,可能不得不忍受同俄羅斯的激烈競爭。但也不能排除中國向伊朗供應輕型運輸和教練機的情況。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