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儀仗隊亮相紅場閱兵 7個看點不該錯過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07 18:21:18


 
  5月6日,俄方在中央軍事博物館為前來參加閱兵的外軍方隊頒發“1941—1945年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勛章”。在博物館門前等待儀式開始的時候,身穿橄欖綠色軍裝的中國軍人在幾秒鐘內化作一堵紋絲不動的“鐵壁銅墻”,旁邊經過的行人禁不住駐足觀望、嘖嘖稱贊。

  四、用俄語高唱《喀秋莎》

  令俄羅斯同行吃驚的是,中國方隊不僅軍姿過人,而且“唱功”也了得。彩排時用俄語高唱名曲《喀秋莎》穿越紅場之後,中國方隊可謂“一鳴驚人”。

儀仗隊國旗手張洪傑說,能在俄羅斯土地上唱響兩國人民都熟悉的俄羅斯民歌,感到十分自豪。中國軍隊第一次在阿拉比諾訓練場唱起《喀秋莎》的時候,旁邊的52個受閱方隊全都震驚了,隨即報以熱烈的掌聲,接著便一起唱了起來。讓張洪傑感到意外的是,這些并未經歷過二戰的年輕人唱著唱著都掉下了眼淚。被這種熱烈的氣氛所感染,中國士兵們的眼睛也濕潤了。

  五、早晨3點半左右起床

  俄方對中國戰友的光臨格外重視,專門安排中國官兵住在莫斯科郊區環境優美的馬爾菲諾療養所。

  據介紹,從中國方隊的住宿地點到郊區訓練場乘車需要兩個小時,戰士們需要早晨3點半左右起床,4點出發,飲食也沒有規律。戰士們下飛機之後,僅僅用了一天時間倒時差,第二天就投入了適應性訓練。作息驟然打亂、水土不服、飲食習慣迥異都是不可避免的問題,但每位戰士都選擇默默克服困難,沒有提出任何要求或抱怨。

  六、常有俄軍士兵要求合影

  訓練間隙,常常有俄軍士兵走過來打著手勢要求合影。“雖然語言不通,但能够體會到俄中兩軍之間的深厚友誼”,一位俄軍官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