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紅場閱兵裝備搶先看 大規模推出新武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5-06 09:05:00


 
  直升機方陣的飛機型號預期變化不大,新面孔是米-8AMTSh-VA和米-38,皆為加強北極防務所研製。前者代號中的後兩個字母VA意為“北極專用”。米-38的獨特之處在於其高達6噸的貨運能力,以及多達30人的客運能力,該直升機可用於運送人員和物資,也可以作為搜救直升機和空中醫院。這兩種機型的服役,將極大地提升俄羅斯處理北極事務的能力。

  儘管不如陸上方陣那麼炫目,但通過上述新式機型的展示,透露出俄羅斯空軍更新換代的決心:運輸機更換新機型,新式戰鬥機搭配新式預警機,新一代戰略轟炸機也在積極研製之中……俄空軍的升級換代更像是一個系統工程,步步為營,環環相扣,積累量變,實現質變,最終完成俄空軍戰鬥力的飛躍和提升。

  實力較量,仍在場外

  然而,閱兵畢竟只是閱兵。正如普京所言:“我們的坦克不是為了閱兵而製造的,必須在現代戰場上具備足夠的性能優勢,因此現代化裝備價格高也是正常的。”俄羅斯能否為數量龐大的現代化武器裝備買單,有待進一步觀察。若僅僅只是購置少量裝備,紅場一秀,終是外強中幹。當年,赫魯曉夫命令3架新式的“米亞—4”戰略轟炸機在紅場上空飛來飛去,製造米亞—4大量生產的假象,成功地迷惑了西方勢力。

  對於俄羅斯來說,大量新式武器的研發工作,雖是著眼未來的戰略投資,卻未必能解當下之急。或許,收拾謝爾久科夫改革中留下的爛攤子,解決俄軍職業化中存在的問題,加速新式單兵裝備的入役進程,實現部隊全面信息化,才是當務之急。一言以蔽之,俄羅斯要全方位實現作戰體系的更新和提高,尚需時日,破解其中的難題,定不能一蹴而就。

  紅場閱兵,固然值得期待;而紅場以外的較量,如火如荼,從未停止。(作者:李佑任、馬建光——國防科技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