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戰鬥力建設需要專家教授,也需要解決具體問題的技術能手。特別在潛艇部隊,像吳剛排除故障手到病除,就是一種權威,有時連專家都替代不了。”支隊領導對記者說,潛艇上的許多疑難雜症,高級士官通過電話“問診”就能立馬解決。
一次,兄弟部隊一艘艦艇的發信系統和終端機出現故障,艦隊機關打電話向老士官楊東慧求援。老楊“聽診”後,當即拿出處置方法,按此法一試,果然靈驗。
潛艇內部管路錯綜複雜,為摸清管路分布和走向,首批接裝艇員戴本林“倒掛金鈎”雙腳勾住管路,將雙手伸進去摸管路、查位置、熟悉功能。如今,他總結出10多萬字《兩型潛艇保障系統功能對比分析》教案。
大海作證:忠誠無聲的“壓艙石”
出航即出征,下潛即戰鬥,潛艇艇員經常面臨著生與死的考驗。
極限深潛,是潛艇必經的“生死關”。一次極限深潛創造了全新的深潛記錄,因連續工作,舵信技師孫建文竟然右眼視網膜脫落。
水下高速試航,同樣是生死歷險。某艇首次赴某海域水下高速試航,舵液壓突然失靈,千鈞一發之際,舵信技師戴長宏立即啟動應急操縱,“就像是把汽車從懸崖邊拉了回來”。
面對生死考驗的事,在這群老兵的記憶里還有很多。過硬的技術,給他們帶來榮譽,也帶來另一種考驗——不少用人單位和私企想用高薪“挖”走他們。
而他們,依舊選擇了鉚在潛艇。是什麼讓他們甘願做忠誠無聲的“壓艙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