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俄稱中國武器出口不斷增長 已躋身世界五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06 06:57:59


中國天龍50防空導彈亮相南非航空展。
  中評社北京10月6日電/據俄羅斯媒體報道,武器和軍事裝備不是日常消費品,其生產除了要有必須的基礎設施之外,還要有科學、技術和教育基礎,需要嚴肅的政治工作、意志和戰略。現在,中國已經躋身世界軍事裝備生產大國五強排行榜,這比其他許多因素都能更好地證明,中國在世界武器大國排行榜上的位置還將會非常長久。 俄羅斯軍事專家瓦西里-瑟喬夫撰寫文章《中國躋身五大軍事出口國行列》,分析中國在武器出口這個新戰場上急速登台亮相的原因時指出,中國在世界軍火市場上從武器進口國到出口國地位的變化開始於幾年前。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早在2012年公布例行報告時就已經指出,中國開始迅速喪失自己在武器和軍事裝備進口大國排行榜上的領先地位,轉而對外供應自己的國防產品。如果說根據2003-2007年的總結性數據,中國購買了140.9億美元的軍事產品,成為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但是到了2008-2012年,中國的排名下降到第二位,武器進口金額幾乎減少一半,僅為75億美元(按照2012年的比價,結合物價因素,上述數字分別為247.5億美元和132億美元)。

  據俄羅斯軍事新聞網9月30日報道,中國武器進口規模的大幅下降,可能是由本國軍工企業過去幾年質的飛躍所決定的。目前對中國來說,製造本國軍事裝備的主要戰略基本上就是複制外國產品,主要是俄羅斯研發的武器。多年來這個戰略的成功實施,使中國企業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從而能夠生產出質量相對較高、價格便宜很多的武器和軍事裝備,從而在國防預算不太穩定的發展中國家有著較高的需求。儘管有著精細的逆向研發方法,中國暫時仍未掌握整整一系列重要技術,首先是可靠而強大的航空發動機生產技術。

  2003-2007年間,中國對外出口供應的軍事產品總額為25億美元(按照2012年的比價為44億美元)。相比之下,國防出口領先國家美國、俄羅斯和德國,此間分別對外銷售了349億、276億和108億美元的武器和軍事裝備。在世界市場軍事供應規模上,中國排名第八,位居意大利和荷蘭之後。但是在接下來的五年期間,亞洲國家的位置明顯提高,在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推出的排行榜上,中國成功躋身五強行列。在2008-2012年間,中國軍事出口總額已經達到65億美元(按照2012年的比價為114億美元)。有趣的是,由於在世界市場上順利銷售自己的國防產品,中國成功超越英國,躋身世界武器出口大國五強排行榜。實際上,英國已經長達60多年盤踞世界武器出口大國排行榜五強,在上個五年期內還以49億美元的出口總額排名世界第五。在2008-2012年間,中國共向世界37個國家出口供應武器和軍事裝備,包括阿爾及利亞、阿根廷、玻利維亞、柬埔寨、乍得、加納、伊朗、盧旺達和贊比亞。中國生產的飛行器、裝甲車輛和艦船在國外享有最大的需求。總體來說,中國上述三類武器裝備的出口總額為52億美元(按照2012年的比價為92億美元)。中國軍工系統的用戶主要購買F-7MG(前蘇聯米格-21的複制改進型)和JF-17“雷電”殲擊機、K-8“喀喇昆侖”教練戰鬥機、直-9直升機(歐洲AS365/AS565的許可組裝版)、運-12運輸機、59式(蘇聯T-54A的複製品)和90式坦克,以及WZ-501、ZFB-05和WZ-551裝甲車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