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解放軍殲15對戰大黃蜂占優 遼寧艦有短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7-16 09:38:42


資料圖:殲15在遼寧艦上。
  中評社北京7月16日電/2014年英國範堡羅航展精彩紛呈,既有先進的F-35“閃電”II聯合攻擊戰鬥機和台風戰鬥機吸引了觀眾的眼球,也有“噴火”、Me-262和“佩刀”等在航空史上赫赫有名的飛機。

  環球網報道,在眾多參展飛機中,服役三十餘年的F/A-18“超級大黃蜂”似乎並不怎麼引人注意,雖然F/A-18目前仍是美國海軍艦載機的絕對主力,但是隨著F-35戰鬥機項目的快速推進,F/A-18的位置將來也將逐漸被F-35C艦載型戰鬥機取代。

  F/A-18是一種超音速多用途戰鬥/攻擊機,其前身YF-17在美國空軍的競標中被後來的F-16擊敗。但風水輪流轉,在後來美國海軍的競標中,YF-17因為其雙發布局更適宜海上飛行,而且多用途發展潛力更大,成功中標並隨後被正式命名為F/A-18。F/A-18主要用於艦隊防空和反艦作戰等海上作戰,也可用於執行空對地攻擊任務。也正是由於F/A-18的多用途性能,比F/A-18服役早一些的F-14“雄貓”戰鬥機於2006年退役,而F/A-18將繼續服役至被F-35完全取代。

  在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F/A-18相匹敵的是蘇-27改進而來的蘇-33艦載戰鬥機。但隨著蘇聯的解體,俄羅斯國力不濟,蘇-33的最終生產數量有限,且很少有出海機會。隨著中國“遼寧”號航空母艦開始進行科研訓練,殲-15艦載戰鬥機成功在航母上起降,國內外軍事愛好者開始對比中美兩國航母及其艦載機。而中國的殲-15作為蘇-33的繼承者,將其與F/A-18進行一番對比倒也是情理之中。

  在空戰方面,殲-15和F/A-18各有千秋。殲-15繼承了蘇-27家族優異的機動性能,而F/A-18要兼顧對空與對海作戰,空中格鬥方面殲-15占有明顯優勢;但是F/A-18電子設備先進,其改進型號EA-18G甚至在演習中有過“擊落”F-22的記錄,雖然中國殲-15對蘇-33落後的機載電子設備進行了改進,但考慮到中美兩國電子設備整體水平的差距,F/A-18在超視距作戰和電子戰方面占有優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