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本F15攜最先進導彈接近圖154危險內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18 09:40:30


 
  面對日本第四代近距空空導彈的威脅,中國軍機的應對之道應當是升級現有的近距空戰武器。根據海外的資料,我國第四代近距導彈的編號是PL-10,早期的方案是無彈翼布局,顯然強調了射程、速度等方面的指標,不過為了改善發射包線兩端的性能,採用了推力矢量技術。

  在去年曝光的殲-20掛彈測試照片中,疑似PL-10導彈的首次現身。該型導彈外觀與德國的IRIS-T導彈類似,採用了大量的邊條翼(也就是導彈中部的長方形彈翼)。

  不過從圖片上來看,它的彈翼長度似乎較小,顯示在提高升力的同時也希望能夠兼顧速度方面的指標,同時位置比較靠前,這樣降低升力中心變化範圍,有利於簡化導彈的控制系統,另外它的尾舵面較大,顯示可以提供較大的控制能力。對於正常布局的導彈來說,尾舵的升力方向和彈翼的升力方向是相反,所以因此導彈的響應特點較差,較大的舵面可以提供較好的操縱能力,同時也可以起到平衡導彈的重心,尤其導彈發射包線的末段。另外它可能和IRIS-T一樣,也採用推力矢量來增加導彈的機動性能。

  面對我國東海防空識別圈複雜的空中形式,正常的巡邏、訓練不可鬆懈,對他國軍機在我國防空識別圈內的活動以及挑釁行為,應當高度戒備。而面對日本高精尖武器向西南方向的部署動態,也更應保持警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