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7日,中國士兵歡送參加“海上聯合—2014”軍演後駛離上海的俄羅斯軍艦。(資料圖片) |
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在俄羅斯總統普京最近訪華期間,中俄簽訂了一項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大單。對兩國來說,這項協議是雙贏的,中國從俄羅斯獲得了長期(30年)天然氣供給,而俄羅斯可以降低對歐洲市場的依賴,同時還加強了俄反對西方制裁的陣腳。
日本《外交學者》5月30日載文《中俄正在走向正式聯盟嗎?》,文章說,與此同時,中俄在東中國海舉行了一場海軍聯合演習,從而向日本和美國發出了一個威懾信號。這還表明,在中日領土爭端的問題上,俄羅斯目前正在向中國一側靠攏。不僅如此,中俄日前還否決了一項以戰爭罪把敘利亞送上國際刑事法院的聯合國決議草案。中俄此前否決了3項譴責敘利亞的聯合國安理會決議。
在中俄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主要信息是中俄關係已提升至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新階段,這將有助於提高兩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從而促成更加公正的國際秩序。尤其重要的是,兩國同意在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信)的框架下加深合作。亞信是亞太的一個新安全框架,故意把美日排除在外。
眼下,所有人都在問的一個問題是:中俄關係為何有這一新情況?顯然,主要觸發因素是最近爆發的烏克蘭危機。這場危機嚴重破壞了俄羅斯與西方的關係,進而把俄羅斯推向中國。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戰略原因,即存在共同戰略需求,因為中俄兩國都希望建立一個不受美國操控的多極世界,尤其是美國領導的聯盟在亞洲對中國構成威脅之際。
不過一個更根本的問題是,中俄正在走向正式聯盟嗎?有些人認為,眼下一個新的中俄聯盟正在形成,並將最終導致一個多極世界秩序。也有一些人不這樣認為,他們指出中俄關係之間存在問題,比如歷史上不信任、缺乏共同的威脅以及在中亞存在利益衝突。有意思的是,中國國內對是否應當同俄羅斯建立聯盟也有一些爭論。
支持中俄聯盟的一位知名學者是清華大學教授閻學通。多年來,他一直倡導建立中俄聯盟。據他說,決定中俄是否應當建立聯盟的最重要因素是兩國是否有共同的戰略利益以及這些利益能持續多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