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揭秘中國禮炮部隊出京首秀之行全過程(組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5-21 10:46:20


戰士為固定在列車上的車輛貼封條。
 
  18日16時54分35秒,首次鳴放禮炮圓滿完成。據悉,在亞信峰會期間,武警禮炮兵還將在上海執行數場迎外禮炮鳴放任務。

  鳴放禮炮起源於海上軍艦,當時艦上裝炮為7門,只能一門一門地放,只有7響。而港口炮台上炮的數量較多,以三倍答謝於對方共計21響,後來就形成了迎接國家元首鳴放禮炮21響,迎接政府首腦鳴放禮炮19響的國際慣例。

  中國國家慶典活動鳴放禮炮採用28門同響,代表從中國共產黨誕生到新中國成立走過了28年的風雨歷程。

  春秋季時歡迎儀式在大會堂東門外廣場舉行(冬季不鳴放禮炮),禮炮放置在廣場中心線南北一線,鳴放時禮炮要與軍樂團、儀仗隊協同,要求國歌起炮聲響,國歌落炮聲停,且每響間隔時間相等。

  來源:法制晚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