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海軍新型水中兵器亮相 對“敵”打響實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4-30 14:04:56


 
  為最大限度發揮潛艇的綜合作戰能力,他們在試驗項目論證階段,便結合實戰明確提出一系列重大試驗研究課題。當時,從參試的工業部門到部隊官兵,大都表示擔憂:這些試驗項目國內從未嘗試過,風險難測!

  項目小組成員李昌、董仲臣等據理力爭:“如果我們今天在試驗中追求‘四平八穩’,將來戰場就會吃大虧!”

  就這樣,一場場帶實戰背景的試驗打響了。在數百次高強度試驗鑒定中,項目小組嚴格用“打仗的尺子量長短”,做到每一份試驗結果報告都經得起歷史檢驗。同時,他們充分發掘潛艇作戰系統的作戰能力,創造了10多項國內潛艇作戰系統試驗的“首次”……

  (二)

  2006年5月,研究所在組織某型艦載聲呐裝備報警功能試驗時,工業部門專家提出:他們已多次開展相關試驗,在技術上絕對可靠。靶場在進行試驗鑒定時,只要聲呐報警功能順利通過一個航次的考核,試驗結論即可判定合格。

  “不行,必須嚴格按試驗大綱規定的次數進行驗證。”時任研究室主任的費志剛毫不讓步,“試驗攸關部隊戰鬥力,如果聲呐裝備報警性能不可靠,今天我們讓一步,明天損失的可能就是整條戰艦,丟掉的可能就是官兵的生命。”

  隨著新型水中兵器快速發展,研究所承擔的試驗任務越來越重。本著“嚴格把關、共同攻關”的原則,他們在敢於唱“黑臉”的同時,也與工業部門攜手共克難關。

  那年,某型聲呐裝備研製完成後,轉入靶場鑒定驗收。負責驗收的工程師孟華發現系統沒有考慮到不同海域環境的特性,存在很大缺陷,便明確提出返廠重新改進。為幫助研製單位進行設計改進,靶場專門安排科研骨幹提供技術支援。一年後,系統通過靶場驗收投入使用後,在部隊很快形成了戰鬥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