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殲-20四代機在試飛過程中打開機腹彈艙。 |
而美國媒體這些報道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都沒有透露任何與這些官員身份有關的信息。
美國國際評估和戰略中心的中國武器系統專家理查德·費舍爾表示,改進後的殲-20將光電瞄准系統置於飛機前端的下部,可以擴大飛行員的視野,這與F-35的設計“相當近似”。光電瞄准系統和分布式大功率紅外線傳感器使F-35擁有領先的戰場感知能力,同樣配有分布式傳感器的殲-20,顯然也具備了類似能力。“如果中國獲取了F-35極為先進的傳感技術,那麼對F-35獨具優勢的戰鬥潛力來說,這將是災難性的”。
針對美國媒體的觀點,劉江平14日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僅從外形布局或氣動設計相似,就做出中國剽竊或抄襲美國軍機的結論毫無道理,以此作為“中國網絡攻擊”的證據更是站不住腳。他表示,在技術水平接近的情況下,戰機要實現某種功能,設計師們通常可以選擇的餘地不多,因此設計結果比較相似也並不奇怪。例如各國研製的無人攻擊機為突出隱身和遠航程,無論美國、歐洲還是俄羅斯、中國,基本上都採用類似蝙蝠的飛翼式布局。劉江平認為,美國以F-35先出現作為中國抄襲的證據更是沒有道理。當年蘇聯米格-25戰鬥機率先採用雙垂尾布局,美國後來的F-15戰鬥機是否也是抄襲蘇聯人的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