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釋疑:中國海軍搜救馬航客機“行動遲緩”?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11 15:29:08


 
  問題二,海上搜救到底有多難? 

  有個形象的說法,將這次海上搜救馬航MH370航班比作在天安門廣場尋找一枚硬幣。 

  其實,這一說法只是類比了大海與飛機面積之間的比例,並沒有考慮距離、氣象、海況等因素。何況,白天找和晚上找不一樣,在晴天找和在霧霾天找也不一樣,從不同高度距離上找更是不一樣。 

  2009年6月1日發生的法航447航班失聯墜海事件,同樣經歷了曲折的搜救歷程。事發5天後,搜救隊才在海上發現飛機的一部分殘骸,但未發現任何生還者。而接下來的搜尋工作一直持續了兩年。直到2011年,一艘水下探索潛艇發現了飛機的大部分機身,墜落在深達4000米的海底。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分析和打撈後,人們才得到法航447次航班事故的真相——由於飛機測速設備高空結霜而導致的人為操作失誤。 

  許多人對2001年中美“撞機事件”後搜救飛行員王偉的過程仍記憶猶新。當時,王偉因飛機遭受撞擊而跳傘墜海。短短11天,中國海軍和有關部門出動飛機109架次,艦艇101艘次,救撈船、漁船等民用船只1000多艘次,人員近6萬人次,搜尋海域面積超過30萬平方公里,搜尋海岸線近200公里…… 

  即便“撞機事件”事發空域和海域比馬航失聯飛機的要明確得多,即便投入如此之多的人員和裝備,即便持續時間長達一個月……這場曾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強度最高的海上搜救行動也還是無果而終。 

  當然,波音777飛機要比王偉駕駛的戰機大許多倍,但考慮到370航班失聯過程的撲朔迷離,最終失聯地點至今也無定論,搜救過程中一再出現各種“不確定”也就不難理解了。 

  隨著搜救力量的持續增加、搜救範圍的不斷縮小,相信神秘的370航班很快就會給人們一個答案。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