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8日電/新華網消息:全國人大代表、解放軍總裝備部副部長張育林中將6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軍隊堅持以實戰化標準發展武器裝備,不跟他人“比寶”,不與任何國家進行軍備競賽。
“著眼未來戰爭需求發展能打仗、打勝仗的裝備,比一味追求指標領先更重要。”張育林說,“實戰化”意味著裝備從設計、研製、生產到試驗鑒定的全過程,都要按照未來戰爭的戰場環境和作戰流程進行,把部隊和裝備相結合,力爭發展出能夠突破強敵作戰體系的裝備。
武器裝備是戰鬥力的物質技術基礎。張育林認為,腳踏實地瞄准實戰的同時,未來武器裝備的發展還必須在前沿性、戰略性的新技術領域尋求突破。
“從蒸汽機到互聯網,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都是由新技術、而不是常規技術的突破帶來的。軍事領域同樣如此,只有突破新技術,才可能實現戰鬥力革命性的提升。”張育林說,“這要求我們必須掌握核心技術,提高自主創新的能力。”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1年發布的《201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說,人民解放軍加快高新技術裝備發展,改善武器裝備質量結構,基本建成以第二代為主體、第三代為骨幹的武器裝備體系。
針對外界把中國軍隊近年來一系列新裝備亮相稱為“井噴式發展”的說法,張育林表示,中國與發達國家的軍事裝備相比還有相當差距,而裝備優良也並不完全等同於軍事力量強大。
“世界戰爭史一再證明,戰爭的決定因素不在武器裝備,而在於人。”張育林說,能否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創新戰法甚至創新戰爭,能否真正實現人與武器的結合,才是戰鬥力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