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針對理財產品違約應制度化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07 09:48:58


中誠公司旗下一款30億元礦產信托計劃近日到期,而相關信托賬戶僅有餘額566.94萬元,融資公司實際控制人身陷囹圄,按期還債幾無可能。毫無疑問,這一事件將考驗中國信托業一直以來的“剛性兌付”不成文慣例。
  中評社香港2月7日電/日本經濟網1月29日載文《中國應對理財產品違約應制度化》,摘要如下:

  中國此前可能陷入債務違約的中誠信托推出的理財產品“誠至金開1號”的本金將予以償還,在1月28日的國際金融市場上,不安心理暫時得到平息。高回報率、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已經成為新興經濟體的危機策源地。中國政府為了避免市場混亂,似乎已開始向投資者償還本金,但仍然留下了如何處理損失、其它理財產品的本金能否得到保證等疑問。

  成為本金償還對象的是中誠信托推出的理財產品“誠至金開1號”。這款理財產品2011年推出,銷售公司中國工商銀行向約700名投資者募集了30億元。但是,作為投資對象的山西省一家民營煤礦運營商出現了資金周轉困難,本月底的兌付已經非常渺茫。

  由於擔憂該理財產品陷入債務違約,20日中國短期利率出現急劇上升。為了緩解市場的擔心,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甚至採取了提前宣布21日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罕見措施。

  事態發生明顯變化是在27日。當天中誠信托突然宣布這款理財產品將由第三方投資者接手。雖然此前未支付的利息無法獲得支付,但通過第三方接手理財產品的方式,將在到期日31日之前向投資者償還本金。

  市場看好債務違約得以避免。28日以上證綜合指數為代表,很多亞洲國家和地區的股價恢復了平靜。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