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欲依託長江打造新經濟支撐帶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2 14:58:23


  中評社香港11月12日電/“打造長江經濟支撐帶是帶動東、中、西部整盤復興的全局戰略,有望成為繼中國東部沿海經濟帶之外的第二條支撐帶,真正成為‘中國經濟脊梁’。”日前在中部城市武漢舉行的首屆長江經濟支撐帶合作論壇上,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及政府官員表示,長江經濟帶的開放開發正在成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新的戰略中心。

  新華社刊文稱,長江是中國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橫跨中國東中西部,流域面積佔全國的18%、人口占全國的36%,GDP佔全國的37%。長江經濟支撐帶東起上海,西至雲南,涉及雲南、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七省二直轄市,承東起西,接南繼北,通江達海。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率先啟動了沿海開放戰略,形成了經濟實力雄厚的沿海經濟帶。長江流域的整體開發相對滯後。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張忠家透露,長江流域七省二市正加緊編制上報涉及本地的經濟開發材料,為國家出台長江經濟帶規劃作參考。

  9月23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與交通運輸部在北京啟動了《依託長江建設中國經濟新支撐帶指導意見》的研究起草工作。10月以來,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徐憲平領銜,10多個部委參加的聯合調研組,馬不停蹄地在長江沿線的七省二市調研,聽取意見。

  “長江經濟帶是繼中國沿海經濟帶之後,最具有競爭力和活力的第二大經濟帶,長江經濟帶上最重要的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問題。”徐憲平在位於武漢的交通部長江航道局調研時說。

  公開資料顯示,長江經濟帶的戰略定位,一是依託長三角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二是做大上海、武漢、重慶三大航運中心;三是推進長江中上游腹地開發;四是促進“兩頭”開發開放,即上海及中巴(巴基斯坦)、中印緬經濟走廊。依託這4個定位,拓展中國經濟發展空間,形成轉型升級新的支撐帶。

  北京大學中國區域研究中心主任楊開忠認為,長江流域是中國自然條件最為優越、環境承載力最為突出的地帶,可持續發展的潛力非常大。所謂依託長江建設中國經濟的新支撐帶,就是要依託打造長江高收入經濟帶,使之成為中國經濟第二級的新的支撐帶,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走的路基本上都是從沿海開始,然後沿著內河溯流而上,在內河周邊發展起來。黃河現在不能航運了,是地上河,我國最大的航運通道就是長江了。打造長江經濟支撐帶是必然的選擇,上升到國戰略也是必然的選擇。”上海社科院研究員楊建文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