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製造業或重蹈美國覆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07 09:48:26


  中評社香港11月7日電/美國《福布斯》雙周刊網站11月4日載文《中國失去製造業優勢的六點原因》,摘要如下:

  全球製造業正處於過渡之中。中國製造商的優勢在逐步喪失,每天都有大量消息表明,又有一名美國製造商在贏得(或者在奪回)一小塊的市場份額。

  事實上,私下里中國人正變得孤注一擲。他們知道,他們不再是製造業低成本之地,但是對此他們又不知道該怎麼辦。

  許多公司整個的經營模式都是圍繞廉價勞動力建立的。而今這一優勢已一去不複返。大部分中國企業主都認識到,他們需要徹底改變關於質量和生產力觀念的看法。但是與此同時他們正在經歷嚴重的現金流轉問題,並且這一輕度的經濟衰退將會非常明顯。

  對這一新趨勢,中國製造商普遍的反應與上世紀80年代許多美國製造商的反應非常相似,因而取得的結果也大同小異。

  以下是共同之處,而實際上這些反應都不會使中國的製造商變得更強大:

  1. 否認——他們將目前的困境歸咎於外部的挑戰,而不認為是自身過時的經營模式造成的。

  2.對雇員感到失望——中國的企業主對他們的工人感到不滿。過去,工人們毫無怨言地接受低工資和長時間的工作。現在,工人們要求提高工資,如果不喜歡這項工作,他們就會辭職。如果不當“獨裁者”,經理人員就不知道該如何管理,而獨斷專行在年輕一代中不那麼能玩兒得轉。

  3.對銀行感到失望——中國銀行多年來一直在做維持增長所必需的事。現在低息貸款不見了,工廠債台高築。只有增長,它們才能還得起債,而只有背負更多的債務,它們才能獲得增長。這是一個典型的在現有企業模式下所無法解決的現金流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