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機動5號軍演讓南海艦隊司令緊張 外軍抵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30 10:37:00  


 
  在海洋天然的立體戰場上,制空,才能制海。1980年1月,隨著艦載直升機首次著艦成功,我國海軍航空兵實現了由岸基向艦載的突破。上世紀90年代,“飛豹”殲轟機等陸續裝備部隊,拓展了海軍航空兵的活動範圍,並為海軍水面艦艇奪取制海權奠定了全方位支撐。 

  空中、水面、水下,多波次模擬攻擊在屏幕上劃出的軌跡,勾勒出一張立體火力打擊網。這一網絡背後,是由預警探測、情報偵察、後裝保障等共同構成的遠海作戰體系。這是中國海軍近年來著力探索的方向,也是這次演習檢驗的重點。 

  “我們面臨的最大考驗在於,能否把各種作戰平台有機結合,形成綜合體系作戰能力。”紅方訓練組組長張漢川說。 

  第二輪對抗,在雙方自由對抗基礎上,導演部誘導紅方演練了偵察預警、合同制海等4種作戰行動,誘導藍方演練了防空反導等3種作戰行動。 

  第三輪對抗 

  “預警機始終在我方射界線上,雷達剛鎖定,它就遠離。”藍方石家莊艦對空長王向陽很是著急。 

  藍方編隊加速,將作戰戰位前移。沈陽艦以不規則路線快速機動佯攻,其餘兩艦做好攻擊準備。 

  逼得藍方改變戰鬥方案的,是紅方大大增強的戰場預警能力。27日的第三輪對抗中,在導演部增配的警戒機引導下,紅方得以綜合運用海空偵察兵力,及時查明對手行動信息,組織艦機實施合同打擊。 

  儘管毀傷效果要等到導演部“複盤”之後才能確認,紅方廣州艦艦長李朝輝自信,這一次終於“重創”藍方。 

  實兵對抗72小時,紅藍雙方連續度過3個不眠之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