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揭秘中國釣島作戰最可能對手:日本第12旅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23 16:39:54  


 
  機降作戰講究因地制宜

  在墜機地點附近,警衛小隊劃定警戒線,救護小隊確定方位,然後搜索周圍草叢,找到受傷飛行員,著陸引導小隊旋即通過無線電呼叫救援直升機。同時,救護小隊確認飛行員的傷情,將其抬上擔架,徒步趕往救援直升機的預定著陸地點。著陸引導小隊設置標識,通過旗語引導直升機降落。傷員被送上UH-60JA直升機後,眾人開始準備脫離戰場。

  救出受傷飛行員後,三個小隊分別徒步向“敵軍”力量較弱的地區轉移兩公里左右,然後,著陸引導小隊再次通過無線電呼叫CH-47J直升機前來,通過從機體後方懸垂的兩根回收繩將隊員拉至機內。實戰中,約有8名隊員是不進入機艙的,而是懸吊在空中,手持89式突擊步槍警戒。按照第12旅團教官的說法,使用回收繩的優點在於:它可以在直升機難以著陸的地形迅速投送兵力;直升機還可在懸停狀態下使用機槍進行掩護射擊;一旦受到攻擊,可以隨時中斷人員回收,切斷繩索並迅速脫離戰場。其缺點在於:使用18米長的回收繩懸吊隊員時,直升機難以採用低空飛行姿態快速穿越山谷和林地。小野得到的解釋是,第12旅團的直升機機降作戰講究因地制宜,正如《孫子兵法》所雲:“運用之妙,存乎於心”。

  關鍵裝備不足仍是瓶頸

  根據日本陸自現有建制,第12旅團隸屬東部方面隊,除負責櫪木、群馬、新瀉、長野四縣的防衛警備外,當日本海方向“有事”時,還負責保衛首都圈的安全,或者在“西南有事”(指釣魚島武裝衝突),九州和沖繩方向的陸自力量不夠應對時,第12旅團也會出動。需要指出的是,2001年是第12旅團大整編的里程碑,它撤銷了難以機降輸送的第12戰車連隊,把資源集中到適合山地、島嶼等地形作戰的兵種建設上,並將旗下所有單位的訓練都與直升機結合起來,努力形成“隨時可由直升機搬走一切”的“空中騎兵”。

  據了解,堪稱陸自最強“直升機戰隊”的第12旅團也只配備了20來架直升機,型號包括UH-60JA“黑鷹”、CH-47J/JA“奇努克”和OH-6D“小馬”三款,即使全部出動也無法一次投送一個連隊的兵力。作為補救措施,日本防衛大臣可以直接調度作為戰略預備隊的中央即應集團,後者的宗旨就是應對任何“周邊事態”,投送範圍覆蓋全境。理論上,該集團的第1直升機團可對第12旅團的兵力投送予以補充。問題在於,要是陸自各方面隊都因“周邊有事”而有兵力投送需求,第12旅團的兵力投送依然會捉襟見肘,所以,該旅團主官們殫精竭慮的就是如何盤活現有資源,確保“有事時”保持並強化本旅團的機降戰鬥力。(特約撰稿 畢曉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