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航空業令亞洲望塵莫及 殲十令美智庫緊張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0 09:44:52  


 
  研發歷經20多年 

  有關殲—10研發的消息自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流傳,進入新世紀,非官方的殲—10照片在網絡上不斷曝光,但直到2006年12月29日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2006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才正式證實其存在。 

  2007年新年,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對外發布殲—10批量列裝部隊並形成戰鬥力的消息。不久之後,殲—10在 2008年珠海航展上高調亮相。接著,殲—10編隊出現在2009年10月1日的國慶閱兵式上。一時間網絡上出現“有了殲—10,中國空軍躍進20年”的言論。 

  據美國全球安全研究所介紹,中國過去研製的殲—5、殲—6、殲—7系列戰鬥機,分別是蘇聯時代的米格—17、米格—19和米格—21的本土化版本,作戰功能單一,而且空戰機動性也受到很大影響。 

  上世紀80年代,中國研製的殲—8戰鬥機被認為是中國航空工業的一大主要成就,但也沒有擺脫米格—21的影子。為此,中國航空工業以“10號工程”的名義啟動了新一代戰鬥機的研發,經過長達近20年的刻苦攻關,終於打造出今天聞名遐邇的殲—10。 

  殲—10由擅長輕型戰鬥機設計的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設計,由成都飛機公司製造完成。日本《航空愛好者》曾刊文稱,殲—10的外形與許多以歐洲國家為代表研製的所謂“三代半”戰鬥機類似,強調近距格鬥、突出爭奪制空權任務。在機體設計上,殲—10採用鴨式布局,利於隱身和提高內部油箱的容量,進氣道位於機腹部,這種布局可以大大改善飛機的飛行性能。 

  殲—10的動力系統採用俄羅斯提供的AL—31FN渦扇發動機。殲—10的正常起飛重量大致在10到11噸之間.殲—10不僅可以毫不費力地垂直向上爬升,還可以在空中格鬥狀態下,有足夠的推力來執行各種機動動作的需要。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