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一片漆黑,地形環境高度複雜,“奮鬥者”號要避免“觸礁”風險,控制系統的精準指揮尤其關鍵。為此,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攻關技術難題,讓“奮鬥者”號的控制系統實現了基於數據與模型預測的在線智能故障診斷、基於在線控制分配的容錯控制和海底自主避碰等功能。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副總設計師趙洋說:“我們設計的神經網絡優化算法,能夠讓‘奮鬥者’號在海底自動匹配地形巡航、定點航行以及懸停定位。其中,水平面和垂直面航行控制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挺進深海大洋,探測精度不斷刷新。
聚焦極地海底地形和冰下海洋環境的高分辨率成像,誤差已小於5厘米;通過多波束測深系統和側掃聲呐技術,實現高精度海底地形測繪,垂直分辨率達到10厘米,水平分辨率達到1米……
深海大洋的探測精度持續提升,離不開關鍵技術的有力支撐,得益於科研人員對高精度設備和算法的不懈追求。借助人工智能、高性能計算等更多新技術,深海科考有望實現更加精準的地形勘探、生物及礦物樣品采集。
廣度繼續延伸
中外科學家攜手,海洋科考國際“朋友圈”越來越大
南極羅斯海恩克斯堡島海岸邊,秦嶺站巍然屹立。依托這座科考站,我國科學家將填補在太平洋扇區長期科學觀測的空白,從而對南極長期觀測網進行系統構建,更好地回答氣候變化、冰雪和生態環境變化機理等前沿科學問題。
極地求索四十載,中國極地科考的腳步從南極邊緣深入內陸,活動範圍和科學考察領域持續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