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走過20年,一場博覽會的變與不變
http://www.CRNTT.com   2024-09-29 15:24:29


 
  千餘年前,在中國種植的早期籼稻品種源自越南的“占城稻”,在傳入福建後,宋真宗下旨從福建取“占城稻”稻種,推廣至江淮地區。

  千餘年後,適應東南亞國家土壤環境、氣候條件的中國高產雜交稻走向越來越多東盟國家的田間。

  水稻拔節的聲音,穿越千年,在中國與東盟的山海間回響。

  近年來,中國與東盟國家先後實施病蟲害防控、水稻高產栽培管理等農業合作技術交流項目,建立一批農業技術示範基地和農作物優良品種試驗站。

  技術交流從農業領域逐步擴展。今年的東博會新增戰略新興專題,出現了更多人工智能、先進製造、數字技術、5G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領域的創新成果。

  智能觀光機器人、垂直起降無人機、無人補給車……各種數字化、智能化應用及產品讓人目不暇接。

  20年前,因為沒有無人機,媒體記者們扛著相機爬到會展中心對面的山頂,拍下東博會場地的全貌。

  如今,無人機的應用早已不鮮見,展廳里的手機已從當年新款的翻蓋手機變為華為展廳里的三折叠屏手機,機械設備從耙田的手扶拖拉機變成造鐵路的智能鋪軌機。

  中老鐵路的成功運營為區域互聯互通樹立典範;7月,雅萬高鐵正式開通運營9個月,根據印尼中國高速鐵路有限公司數據,雅萬高鐵累計發送旅客已超400萬人次;大湄公河區域鐵路聯盟正式成立、中歐班列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互聯互通,暢通“一帶一路”。

  山前開路,水上架橋,海邊建港,連接是不變的主題詞。

  一場博覽會就像一座“橋”,連接著中國與東盟國家。橋下的時間長河滾滾向前,這橋歷久彌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