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在異鄉過節 中國人賦予傳統中秋新內涵
http://www.CRNTT.com   2024-09-18 11:49:05


 
  在異鄉過節的第三年,李彤彤感覺到,相比於從前認為中秋節“務必闔家團圓”,家中老人的心態更為豁達了。中秋假期的第一天,她擔心父母孤單撥通了視頻電話,屏幕那頭,長輩們正在聚餐,熱熱鬧鬧。

  不僅這些中國青年正在賦予中秋節別樣的團圓意味。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隨著近年來一系列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措施接連落地,人們對它的文化欣賞和精神留戀也愈發清晰。

  在31歲的天津白領朱瑤眼裡,自父母從老家來到天津定居後,中秋節的“小長假”意義仿佛更大於節日。她和朋友搭乘15日一早的飛機前往南京,計劃“夜游秦淮河賞月”,度過一個充滿“儀式感”的中秋。

  美團數據顯示,“國風熱潮”近來愈發火爆,8月以來,團扇、竹編燈籠、魚燈等中秋相關的“非遺手工”相關筆記攻略數環比上漲65%。賞月、燈會、游園等深度體驗歷史文化的“中式夜游”成為今年中秋假期的文旅消費亮點。同程旅行數據顯示,近一周國內古鎮園林夜游相關旅遊搜索熱度環比上漲77%。

  這些天,與“月”有關的元素悄然出現在天津的街頭巷尾。國家海洋博物館推出了“一起製作月球車”活動;位於天津的內山書店則在中秋節當天舉辦“月光詩會”,在東西方和月亮有關的詩歌中,體會文學之美……

  “到處都是熱熱鬧鬧的,在異鄉也並不孤獨。”李彤彤說。

  今年39歲的杜嘉輝是一名攝影愛好者,16日清晨,他便啟程跟船出海“追月”。他眼中的中秋節,是拍出自己“年度照片”的機會之一,他甚至還新買了一個超長焦鏡頭,“聽說今年中秋有‘超級月亮’”。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月光穿越近千年,照亮著當下。中國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中秋假期首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約2.2億人次。中秋假期交通出行高位運行,“流動的中國”彰顯蓬勃生機與澎湃活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