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1日電/據海外網報導,“澳門文獻遺產與世界記憶國際研討會——傳承及當代意義”28日舉行,多名國內外專家學者圍繞2016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亞太區)名錄》、2023年入選《世界記憶(國際)名錄》的澳門功德林寺院文獻遺產,探討保護和傳承等議題,宣傳澳門文獻遺產的世界意義,擦亮澳門文化之城“金名片”。
國家檔案局副局長林振義表示,中國目前列入亞太地區名錄的檔案遺產有17項,澳門占其三,包括天主教澳門教區檔案文獻(16至19世紀)、清代澳門地方衙門檔案(1693年至1886年)、澳門功德林寺院檔案文獻(1645年至1980年);列入世界記憶名錄的有15項,澳門占其二,這是值得澳門驕傲和自豪的成績。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世界記憶項目國際咨詢委員會秘書長法克森.班達指出,UNESCO的世界記憶項目重點在於文獻遺產。從當代意義來說,以虛擬和數字形式產生並保存的文獻,構成知識創造和傳承的主要手段,對人類文明和社會領域均產生影響。
澳門城市大學副校長周萬雷指出,2016年在國家檔案局支持下,澳門城市大學成立了全球首個世界記憶學術中心——澳門學術中心,相繼開展學術研究、展覽展示、研討交流、宣傳培訓、走進校園等活動,對文獻保護與傳承做了大量工作,有力推動了澳門文獻檔案事業發展和國際學術交流。也提升了澳城大與世界的互動和聯繫,促進了教育與研究發展。
UENSCO世界記憶學術中心協調員、澳門文獻學會理事長楊開荊介紹,功德林寺院文獻有3000多種6000件,包括珍貴古籍、手稿、名人書信、字畫、貝葉經等佛教經典、檔案資料,見證了嶺南地區首家女子佛教學院的誕生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本次研討會由澳門城市大學澳門世界記憶學術中心、銀河娛樂集團、澳門無量壽功德林寺院、鏡湖醫院慈善會、澳門文獻信息學會聯合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