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地緣科技博弈:趨勢、影響與中國應策
http://www.CRNTT.com   2024-07-15 00:28:29


 
  美國政府以鞏固其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為制裁意圖。其不僅通過行政命令、OMB指導原則、白宮AI權利法案及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發布的AI風險管理框架、行業龍頭企業的自願承諾等系列措施,持續構築全球AI政策的領導地位,⑤還以此為依托推進外交政策,擘畫未來國家治理的戰略藍圖。具體而言,早在2019年8月由NIST發布的《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導地位:聯邦參與開發技術標準和相關工具的計劃》報告中就強調了美國在AI領域的領導者角色,并且顯示,在推動美國聯邦政府內部的人工智能治理戰略方面,幾乎每個聯邦機構都發揮了積極作用。而拜登於2023年10月30日簽署的名為《安全、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更是指示,所有類型的政府機構確保美國在技術開發方面處於領先地位,并要求各機構制定標準,以確保數據隱私和網絡安全、防止歧視、加強公平性、密切監控快速增長行業的競爭格局。

  相比之下,中國的人工治理則以增強自身算力為應對策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實施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對內,在技術方面,大量研發投資表明了中國縮小技術鴻溝的雄心壯志,特別是專注於人工智能、量子計算和綠色技術,著力於解決“卡脖子”問題,顯示出中國解決核心技術短板、以自身發展應對外來壓力的決心;在道德倫理方面,則探索構建符合國情的人工智能治理框架,以應對人工智能發展中的科技倫理與法律問題。對外,則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強調安全可控、隱私保護、公平和非歧視等原則,旨在確保人工智能的發展有利於人類共同福祉,符合人類倫理規範,符合國際法規則,符合人類文明進步方向。簡言之,中國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多方共治的原則。

  二、觀察中美博弈白熱化的三個維度:核心領域、科技領跑權與價值觀

  來自上述三方面的施壓、對抗以及由此形成的競爭局面,并非僅限於特定行業的問題。這種影響已經擴展到全球價值鏈、地緣政治聯盟和國際秩序的關鍵地緣戰略策略層面。這種變化引發了人們對於未來格局的思考和關注。以下三個維度可以用來觀察當前中美博弈的白熱化現狀:一是博弈核心領域的轉變;二是科技領域的角逐;三是價值觀的衝突。

  1.中美間的博弈核心正從經濟領域轉向經濟與前沿科技兩個領域。近年來,美國對華政策正加速變化,尤其以科技脫鈎為甚。美國科技創新政策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一直對中國科技創新政策持批評態度的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的創始人兼總裁羅伯特·阿特金森就曾在其文章中表示,“加速美國”是不够的,同時也需要“放慢中國”。美國需要限制中國從工業競爭中獲利的能力,否則難以避免其在先進行業中的競爭地位受損,“美國很可能會失去其技術經濟的領先地位”。他還指出:“時間站在中國一邊,因為它比美國進步得更快,也因為創新產業的性質——競爭優勢的增強可能導致決定性的轉折點。”⑥

  有評論者稱:“羅伯特的擔憂深刻地反映出中國日益增長的綜合實力已經迫使西方精英不得不殫精竭慮地思考如何保持自己國家的地位不至於墜落”,這是一個基本事實。前述三個關鍵戰綫的競爭愈發白熱化,美國可能期望通過采取“小院高牆”的手段加大與中國部分“脫鈎”的力度,從而同時實現限制中國關鍵能力的發展與影響未來全球經濟格局的雙重目標。但實際上,“世界上不止中美兩個國家”——“如果不允許美國公司向中國出售非敏感商品,就會把中國市場拱手讓給美國的競爭對手,從而減少美國公司的收入。”不論是2018中美貿易戰,還是目前在數據規則領域正在發生的數字貿易戰,都正體現著雙方對於全球經濟、未來科技發展“領跑”權的爭奪。

  2.中美就全球科技領域的領跑者地位展開競賽。美國在推動技術戰略轉型升級過程中,始終堅持鞏固其在數字治理領域的主導權。在國際政治的高風險博弈中,技術領導力是一個國家實力和影響力的主要決定因素,這也是中美之間持續地緣戰略競爭的原因。對內,美國不斷提升技術創新實力與網絡安全能力,輔以推出一系列相關政策法規,確保自身的技術與經濟優勢不被撼動。對外,美國對中國在技術領域的崛起一直保持著謹慎的態度,看待中國的視角無法脫離國家安全與競爭兩方面。即使如此,中國始終希望尋求在該領域建立全球治理框架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真正在科技領域一躍成為新的領跑者。

  基於此,地緣政治格局也正在被重塑。美國通過利用其技術領導地位和與盟友的聯繫,旨在建立一個能够有效制衡中國崛起的技術全球秩序。政策和聯盟的引入反映了一個更廣泛的戰略:不僅要限制中國的技術進步,還要通過技術優勢加強美國的地緣政治態勢。例如,在芯片戰爭前綫,歐洲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商甚至警告稱,美國發布《芯片和科學法案》,是讓企業在中美兩國選邊站隊,這將擾亂全球半導體供應鏈。

  3.中美技術爭端背後的價值觀衝突愈發明顯。雖仍然不及2018年發生的貿易戰,但中美科技競爭的烈度無疑正在持續上升,并且呈現出全面性、結構性和長期性的特徵。近年來,美國頻頻采取措施對中國科技企業“卡脖子”,顯示出美國對中國科技實力增長的擔憂,以及對自身技術安全和國家安全的考慮。這種做法以及中國所作出的反應,反映了中美在科技競爭中對技術安全和國家安全的不同價值觀。

  對於現有國際規則和自由貿易體系,美國通過《未來產業法案》等政策,對智能、生物科技等領域中國企業的海外擴張實施嚴苛的安全審查,試圖推動中美高科技領域脫鈎,限制中國企業參與全球供應鏈,這反映了美國對於維護其主導地位和保護國內產業的強烈需求。與此相反,中國則展現了對外開放合作和多邊主義的價值觀。通過尋求多邊合作和科技外交來構建良性競合關係,積極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主動參與國際合作與交流,主張全球共同應對挑戰,以期推動全球數字治理體系完善,實現共享共贏的發展目標。

  三、應對中美地緣科技戰略體系博弈的中國考量

  如今,中美之間的地緣科技戰略體系博弈愈加激烈。面對來自美國的頻繁施壓,中國應綜合施策、多維應對,其中,應以加強科技創新、謀求自力更生作為應對挑戰的主旋律,并堅持以積極態度對待國際交流與合作,從而通過自身發展應對博弈,同時爭取合作與競爭的平衡。

  首先,洞見戰略機遇,變外部挑戰為發展動力,大國競爭往往也是“遙遙領先”的催化劑。“技術水平的高下對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具有決定性影響,也體現著與發展模式、創新生態系統相關的國家軟實力”,也因此,中國在科技領域、數據主權問題上一貫采取強硬立場,在西方的施壓下屢屢衝破重圍,取得技術進展。中國文化大學全球商務學位學程兼任副教授杜震華接受媒體專訪時就以華為利用了7納米技術的晶片“麒麟9000S”為例表示,“中國面臨美國打壓,技術突破更快,美國反而不見得有利,恐怕還要付出代價、失去廣大的市場。”⑦

  其次,堅持追求合作,以共贏心態擁抱全球數字市場新格局,兩國既是對手也是潛在合作者。中美之間的關係雖然充滿了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意識形態鬥爭,但需要強調的是,全球經濟是相互依存、交織的,在堅持獨立自主應對挑戰的同時,也應以積極的心態尋求合作可能性。正如202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同拜登舉行中美元首會晤時指出的,“大國競爭不是這個時代的底色,解決不了中美兩國和世界面臨的問題。這個地球容得下中美兩國,我們各自的成功是彼此的機遇。”

  在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進的大背景下,中美共同肩負著為人類進步展現擔當的責任。2013年以來,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呈現上升趨勢。《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3)》指出,數字經濟正成為全球產業發展與變革的重要引擎,而在全球範圍內,中國的數字經濟規模僅次於美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數字市場。因此,中國仍應當在推動自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數字經濟創新的同時,堅持加強與其他國家的數字合作與交流,在與世界融合中保持中國特色,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確保國家利益和促進全球技術合作之間的平衡,以大國姿態助力全球經濟穩健增長與繁榮。

  參考文獻:

  ①趙明昊.地緣科技視角下的中美博弈[EB/OL].(2024-03-04)[2024-03-06].https://mp.weixin.qq.com/s/8-LteqIyhaHudRL4NSyY8Q.

  ②劉典.北約峰會前歐盟給拜登送見面禮,意在孤立中國?[EB/OL].(2023-07-14)[2024-03-06].https://www.guancha.cn/LiuDian/2023_07_14_700835.shtml.

  ③李瑞,賈申,徐晨,等.深度解讀美國數據安全監管機制重大變化:判斷公式、關鍵要點、模擬案例及影響分析[EB/OL].(2024-03-06)[2024-03-07].https://mp.weixin.qq.com/s/yng6gT1FxTa6eXTf4ud8Pw.

  ④劉典.數據跨境流動新規發布,釋放了什麼重要信號?[EB/OL].(2023-10-18)[2024-03-07].https://mp.weixin.qq.com/s/dWRxTxYHl7_RJgApJYRrxw.

  ⑤Alan Charles Raul,Alexandra Mushka.The U.S. Plans to 'Lead the Way' on Global AI Policy[EB/OL].(2024-02-13)[2024-03-07].https://www.lawfaremedia.org/article/the-u.s.-plans-to-lead-the-way-on-global-ai-policy.

  ⑥羅伯特·阿特金森.美國光提升競爭力不够,還需要“放慢中國18條”[EB/OL].章如峰,譯.(2023-09-27)[2024-03-07].https://www.guancha.cn/RobertAtkinson/2023_09_27_710147_s.shtml.

  ⑦張穎齊.杜震華語中評:美國圍堵何益?中國進步更快[N/OL].中國評論新聞網,2023-09-30[2024-03-07].http://www.crntt.com/doc/1067/7/6/2/106776215.html.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24年6月號,總第318期,P12-17)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