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富權:人一走茶就涼VS西瓜偎大邊
http://www.CRNTT.com   2024-05-27 11:43:57


 
  半途加入民進黨、學者出身的蔡英文在二零零八年甫任民進黨主席時,在黨內並無任何班底。然而,隨著蔡英文先後參與新北市長選舉及三次“總統”選舉,逐漸有了自己的鐵杆支持者,尤其是在二零一六大選中獲勝後,向她靠攏的綠營政治人物迅速增多。二零二零年大選蔡英文又以八百一十七萬超高票成功連任,其個人的政治權勢達到巔峰。黨內多個“挺蔡”的鬆散團體正式彙聚起來,轉型為派系組織——“英系”。因而“英系”是泛指民進黨內以支持蔡英文為核心組成的黨內派系勢力,具有鮮明的個人主義色彩,組織分散。雖然隨著因為在二零二零年高票連任,“英系”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派系勢力日趨壯大,不僅超車“正國會”,甚至大有與“新潮流”相抗衡之勢,在黨內的政治實力蔚為可觀,派系成員及親“英系”力量遍布全台,陣容強大。
  
  但因為“英系”的形成及成長打上了高度的個人主義色彩,是在蔡英文掌握黨政大權後逐步發展起來的黨內派系,其在黨內的地位隨蔡英文的權勢增長而上升,與蔡英文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關係。正因為“英系”的內部結構較為分散,是由多股“挺蔡”勢力組合而成的鬆散聯盟,派系成員來源多元複雜,眾多派系要角之間並無共同的理念認同及深厚的情感聯繫,更多的是利益上的合作關係,他們多基於“挺蔡”、追求蔡英文掌握的政治權力資源而彙聚在一起、團結在蔡的身邊,因而當蔡英文卸任後,尤其是在現任“總統”及黨主席賴清德與蔡英文有很深的“牙齒印”,而“行政院長”又是在蔡英文氣勢最“旺”時竟然逆勢力挺賴清德的卓榮泰,因而蔡英文已經預知自己的支持者勢必會被賴清德“清洗”。
  
  其實,即使是在蔡英文任內的後期,“英系”也已經“身在曹營心在漢”。其中最典型的事態是,蔡英文大力支持林智堅的新竹縣市合併升格計劃,遭到了包括“英系”在內的民進黨眾多派系的杯葛。而蔡英文本人的領導權威也一損再損,包括其屬意的二零二四年大選接班人鄭文燦的民意支持度及政治聲望雙雙被賴清德超車,及獲得“英系”力挺的二零二四年台北市長人選陳時中,在疫情防控後期從“神壇”跌落,最後在“九合一”選舉中鎩羽而歸。而“英系”的重要幕僚洪耀南、魏金標、洪耀福等,也紛紛提前與蔡英文“拜拜”,另尋出路。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