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美人工智能對話有助於打造普適性規則框架
http://www.CRNTT.com   2024-05-20 16:54:57


(來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電/當地時間5月14日,中美人工智能政府間對話首次會議在瑞士日內瓦舉行。會議由中國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長楊濤和美國國務院關鍵和新興技術代理特使森特、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技術和國家安全高級主任查布拉共同主持。中方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外事辦公室以及美方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務院、商務部派人參加。雙方圍繞人工智能科技風險、全球治理、各自關切的其他問題深入、專業、建設性地交換了意見。

  作為當前世界上在人工智能領域發展最快的兩個國家,中美加強溝通協調,對於該領域的安全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根據哈佛大學發布的《2024年人工智能指數報告》,美國在AI發展的主要指標中處於領先地位,尤其是發布的基礎模型數量和被認為是重大技術進步的AI系統數量。而中國則在授予的人工智能專利和工業機器人的安裝量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由此可見,美國在人工智能的虛擬發展方面進展迅速,而中國則在技術應用和與實體經濟的結合方面頗有建樹。兩者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對話,有助於人工智能未來技術與應用的融合,對於維護人工智能技術安全和人工智能應用的產業安全均有建設性意義。

  但是,美國當前對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無理打壓、“圍欄築墻”,嚴重損害了中美雙方合作格局。據路透社報導,美國拜登政府修訂了旨在阻止中國獲取美國人工智能(AI)芯片和芯片製造設備的規定。美國商務部也表示,未來計劃繼續更新對中國的技術出口管制。美方的一系列打壓措施,限制了人工智能技術及相關產品的廣泛流動。數據顯示,中國是人工智能芯片最大的市場,每年有70億美元的芯片需求,美國的打壓措施無疑是在斷自己人工智能芯片的“財路”。同時,這一措施也打壓了人工智能依托全球產業鏈本可以迸發出的生產活力。中國在人工智能與實體產業融合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相比較而言,美國的人工智能發展則有“脫實向虛”的趨勢,中方在人工智能產業應用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充實案例,本可以幫助美國的人工智能生態逐步完善。

  與美國相反,中方在人工智能方面以開放和積極的姿態推動國際合作,彰顯了中國的大國擔當。中方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議》,積極與相關國家開展雙邊會談。中國與法國共同發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法蘭西共和國關於人工智能和全球治理的聯合聲明》。中方更看重在人工智能領域推動形成一個普遍參與的國際機制和具有廣泛共識的治理框架,切實推動AI在世界範圍內的應用,造福全人類。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