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0日電/美日相互勾連、相互利用,愈發成為影響地區安全的不穩定因素——
警惕美加快對日軍事鬆綁
從5月3日起,日本海上自衛隊出動6艘水面艦艇,在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開展為期7個月的聯合演習和訪問。此次行動被認為是其“迄今規模最大的海外部署”。期間,日本海上自衛隊還將參加美國主導的“環太平洋2024”和“太平洋龍”等演習,旨在加強與美海軍的協同作戰能力。這也是在美國的縱容下,日本不斷突破“專守防衛”原則限制,企圖快速向軍事大國躍進的又一危險案例。
二戰後,美國為日本量身制訂了和平憲法,規定日本沒有交戰權,也不能擁有軍隊。1952年,美國與日本簽訂《日美安保條約》,經過修訂,成為日本從屬美國的法律依據。美國一方面為日本提供安全保護傘,另一方面又限制日本發展軍備,防止其軍國主義東山再起。
隨著霸權私欲的膨脹,美國不斷擴充軍備,並在世界各地窮兵黷武,造成負擔過重,導致經濟力量被削弱。海灣戰爭後,日美關係的重要課題變成日本如何“分擔責任”。布什執政期間,美國要求日本增加對“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援助,並不要求其大幅增加軍費,主要擔心日本成為軍事大國,危及自身霸權。
然而,在國際力量格局加速震蕩調整的背景下,美國近年來不斷推進“大國競爭”和“印太戰略”,逐漸放棄了限制日本軍備的初衷,主動為日本軍事鬆綁,成為對日本政策的重大轉變。“美主日從”的美日同盟關係內涵也因此發生了很大變化。自特朗普上台到拜登執政後,美國整合以美為主的安保體制,向地區安保體制過渡,在亞洲保持軍事存在的同時,開始稱日本為對等夥伴,要求其分擔更多防衛責任。
不久前,在日本首相岸田訪美期間,美日對《日美安保條約》進行了“60餘年來最大規模的升級”。美日軍事同盟一體化進一步深化,呈現出明顯的對抗性和進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