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網評:花蓮地震“政治次生災害”貽害民眾
http://www.CRNTT.com   2024-04-06 10:55:52


 
  然而,對大陸方面的滿心誠意,台灣“陸委會”冷冰冰地表示,“對於陸方關切表示感謝,沒有需要陸方協助救災的需求。”令人不解的是,台當局對日方的態度卻上換了一副面孔,表示對日方的關懷及援助“誠摯感謝”的同時,還不忘粉飾一下“台日友好”:“期盼台日友誼長存,未來一同在國際間擴散‘善的循環’,成為國際社會中溫暖堅韌的力量。”

  對此,台灣媒體人陳揮文痛批,“在地震這個節骨眼上,‘陸委會’還要認知作戰一下,把大陸修理一下,也覺得很開心。”更有網友認為,民進黨當局粗暴拒絕大陸善意,反映出有些人冷血、冷酷的本性,災難面前考慮的根本不是民眾的生命安危,而是自己的政治私利。

  政治私利凌駕民眾生命

  此次花蓮地震由於發生在早上,島內多個地區的民眾在睡夢中被驚醒,一些民眾在驚魂未定時發現,震感如此強烈,卻沒有收到當局發出的警報。事後,台灣氣象部門證實,確實沒有對桃園市、新北市、台北市、基隆市等地發布地震警報,並給出了“預估震級”不足的解釋。7.3級地震竟然是“震級不足”,這種蒼白的解釋讓民眾鄂然,也心生諸多疑問。

  有人立即想到台灣地區選舉前,大陸正常發射衛星時,台當局驟然弄得島內警報大作、人心惶惶的一幕,人們在質疑警報發送標準的同時,有人道破島內警報儼然成為政治工具,只要能煽動“反中仇中”的情緒,警報隨時可以響,否則,即便是發生7.3級地震,依然“震級等級”不足。

  更匪夷所思的是,花蓮地震後,台防衛部門寧可將精力放在緊盯所謂的台海“危機”。雖然台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下令部隊緊急出動救災,但相關部門卻表現冷漠,行動緩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