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海葬、樹葬、草坪葬,推生態安葬存哪些難題
http://www.CRNTT.com   2024-04-04 12:52:24


 
  還有不少人認為,為逝者選擇骨灰墓位安葬還有墓碑、碑文可供寄托哀思,一旦選擇生態安葬,特別是不留骨灰的葬式,不能很好滿足情感寄托。

  此外,有的經營性墓園出於經濟方面的考量,將生態安葬區安排在路邊或邊角地帶。在西部地區一處墓園,記者發現,墓園幹道兩旁的行道樹、花壇被改造成墓穴。“這樣的布局雖然充分利用了土地,但把墓穴放在路邊綠化帶上,顯得有點隨意,不夠莊重。”一位前來祭掃的市民說。

  鮮為人知的是,對於墓園經營者而言,推廣生態安葬並不一定合算。

  一位西部地區墓園經營者告訴記者,墓園內一處0.8平方米的碑葬售價約3萬至4萬元。同樣大的地方,如果改為樹葬墓穴,可以種植約2棵樹、建兩處墓穴,每處售價在1萬元左右,共賣2萬元左右,收入反而減少了。另外,樹葬區後期需要綠化養護,成本也更高。

  記者調查發現,當前大部分生態安葬被視為公益殯葬,主要推動者是各地民政部門,市場等方面的力量尚未充分激活,多元化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以海葬為例,當前骨灰撒海活動絕大部分是公益性質,活動成本基本上由政府部門負擔,因此主要採用集體活動形式,逝者家屬在活動時間、活動流程等方面選擇有限,一些地方還存在需要排隊的情況。

  據悉,江蘇無錫每年舉行一次公益性海葬,每次可為約100位逝者提供海葬服務。截至目前,預約登記的還有300多人未完成海葬。常州市一位殯葬公共服務平台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今年報名海葬的,要排隊到明年才能參加活動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