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花為媒,“春日經濟”越來越美
http://www.CRNTT.com   2024-04-01 10:48:31


雲南昆明:櫻花爛漫春意濃(圖源: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4月1日電/據光明日報報導,作為世界著名的賞櫻之都,今年3月,武漢全城50萬餘株櫻花樹以昂揚的姿態相繼盛開,承載著荊楚兒女的期盼,吸引、接納了成千上萬的遊客相聚江城,以花為媒,實現“商旅文體”融合發展,不僅帶火了城市經濟,更推動了消費場景融合和業態模式創新,讓“春日經濟”開始加速釋放潛能。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拓寬綠水青山轉化金山銀山的路徑。一直以來,國內外遊客對武漢櫻花的規模、品種、面積,包括對外展示的賞花線路、旅遊產品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切的關注。在相關平台發布的“2024賞花全攻略”中,武漢入選國內四大賞櫻花熱門目的地。數據顯示,武漢東湖櫻園門票預訂量約占全國櫻花主題景區門票總預訂量的30%。據媒體報導,3月24日,3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馬拉松參賽選手穿過櫻花雨,從江岸區三陽路起跑,沿途經過長江江灘、武漢長江大橋、黃鶴樓等武漢經典地標和自然人文景觀,在體驗“一城兩江三鎮四橋五湖”經典賽道的同時,見證滿城櫻花綻放。據統計,武漢馬拉松提前至“櫻花季”開跑,將為武漢帶來超過15億元的城市綜合經濟收益,櫻花帶來的網絡流量業已轉化為經濟增量。這一轉化的背後,是“文、旅、體、商、演”業態的全域融合,更有賴於游玩方式、旅遊接待、文創開發等能力的全面提升,真正實現讓生態優勢源源不斷轉化為發展優勢。

  衹有合作共贏才能辦成事、辦好事、辦大事。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長江文明重要傳承地,武漢以花為媒,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提升文化軟實力和傳播力,擴大對外文化交往。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在武漢留學生和武漢大學藝術團的同學,向世界各國的同齡人推薦和介紹了古老又年輕的荊楚大地;在櫻花郵局的郵筒旁,我們向新西蘭、法國、德國、泰國等國家和地區寄出一封封“相約春天賞櫻花”定制明信片,向世界發出春天的邀請。以花為媒,荊楚大地展現出了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氣象,彰顯了各國的友誼和合作,體現了信心和希望。在形式多樣的文化和旅遊活動帶動下,城市文化建設的動力更強勁、城市發展的活力更充沛,城市的國際知名度、美譽度也更高了。

  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處於“櫻花季”的武漢以花為媒,助力綠色產業體系的構建。在2024“相約春天賞櫻花”經貿洽談暨世界500強對話湖北活動所有簽約項目中,24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涉及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節能環保、高端裝備、新材料等領域,節能環保項目成為主力軍,“綠色低碳”成為項目簽約關鍵詞。以花為媒,武漢不斷提升經濟社會發展的“含綠量”,倡導綠色文化,培育綠色消費場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為助力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相信未來,武漢的春日將越發明媚,不斷煥發“春日經濟”的勃勃生機。

  實際上,除了武漢,各地以花為媒帶動地方經濟發展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北京的月季和玉蘭、河南和山東的牡丹、南京的梅花、全國各地由南及北次第開放的油菜花等,這些地方的經驗都值得我們思考和借鑒。“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人勤花好年豐,“春日經濟”必將越來越美。

  (來源:光明日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