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考古新發現與新趨勢
http://www.CRNTT.com   2024-03-30 10:38:35


 
  他的名字叫“昌”,出生於戰國末期的烏江下游腹地,響應漢高祖招募參與伐秦,官至禦史,死於任上,歸葬家鄉……重慶武隆關口一號墓出土的遣策、干支木牘等遺存,勾勒出西漢初年一名官吏的一生。

  得益於飽水埋藏環境,歷史的片段被完好封存起來。宛如一顆時間膠囊,靜靜等候幾千年、幾萬年,直到考古工作者將其打開。這兩個遺址發掘成果之豐碩,並非特例。隨著考古發掘的日益精細化,考古發現能揭示出更多細節,為我們復現古人生活的“高清”畫面。

  陝西清澗寨溝遺址出土的雙轅車備受關注,這是我國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雙轅車實物。“雙轅車的歷史,以往我們都認為是從秦漢開始的,現在看來,商代晚期就有了。”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學部主任王巍指出,這輛雙轅車,可能跟文獻中記載的“大車”“牛車”有關。陝西西安秦始皇帝陵C區1號墓出土的四輪獨輈車,是目前考古所見唯一一輛埋藏於墓中的四輪車實物;出土的六羊獨輈車,六羊並列成一排,身上有類似駕馬的銅環銅帶扣,可以看出正處於駕車狀。這些新發現,為我們瞭解古人出行、古代車制演變提供了鮮活資料。

  湖北荊門屈家嶺遺址、內蒙古清水河後城咀石城址、甘肅禮縣四角坪遺址建築群等的發現,刷新了我們對古代建築形制和工藝的認知。屈家嶺遺址的史前水利系統,包括水壩、蓄水區、灌溉區和溢洪道,是目前已知的構成要素最為完備的史前水利系統;數量眾多的大型“磉墩”,工藝複雜考究,需要經過挖走軟基層、填黃土堆築台基、挖坑、燒烤坑壁等五六道工序。

  後城咀石城址具有目前考古發現的龍山時代最為複雜的城防體系,包含由三重城垣及附屬建築構成的三重防線,以及由壕溝、四通八達的地下通道構成的“明溝暗道”地下交通網絡。這套立體城防系統,顯示出防禦對當時先民的重要性,為城防體系的考古研究提供新的資料。

  四角坪遺址建築群建造於秦代,規劃嚴謹,主次分明,呈中心對稱格局。與人們熟知的後世禮制建築不同,建築群中心位置為一個天井,鋪有地磚並用高超的填縫技術形成密封地面,其下還有陶排水管穿過。《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七年,始皇巡隴西、北地。”禮縣作為秦人的發祥之地,亦在巡視範圍之內,四角坪禮制建築群很可能與始皇帝西巡所準備的祭祀場所有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