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生成式人工智能崛起,對網絡文學影響幾何
http://www.CRNTT.com   2024-03-16 18:10:12


 
  警惕技術主義帶來的挑戰和風險

  技術往往又是一把雙刃劍。作者增量的同時也意味著讀者分流,想要吸引更多的閱讀量、在眾多的網文排行榜上獲得可見性,網文作者將不得不在創新和立意上下更大功夫,努力跳出同質化的窠臼。按照當前人工智能迅猛的發展速度,且不論AIGC目前在生成詩歌方面已經達到的高度,即便是大體量網絡小說也有望超越絕大多數人類作者。當全行業都實現人機融合時,寫作效率將大大提升,網絡作家若還是僅僅停留在對既有寫作模式、套路、網梗的模擬、融合甚或是有限度的翻新上,很難在海量湧現的作品中實現有效區隔,更遑論超越人類同伴中那些富有創意的優秀寫作者。技術之上,好故事永遠觸動人心。衹有那些情感體驗更豐盈、故事創意更獨特、敘事藝術更多元的作品才能脫穎而出。

  同時,作為可以集合人類既往智識的信息化工具,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儘管擁有無限潛能,我們仍然要對其保持批判性思維,警惕技術主義帶來的數據性偏見。尤其是人工智能中的算法推薦,可能放大或掩蓋某些審美趣味、情感傾向、藝術類型或主題內容等,導致網絡作家寫作趨同,或者只追求吸睛主題和熱門題材寫作,那樣作品的思想力量和文學價值將始終在同一水平面上徘徊,難以有較大的開拓創新。

  目前的技術條件下,處於成長期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僅耗能極高,而且有被濫用的風險。引入AIGC將給包括網文行業在內的文藝創作帶來一系列數據安全、信息倫理、隱私挑戰及版權治理等問題,有必要對相關監管體系提出新需求。2023年年底,《紐約時報》率先打響AI版權第一炮,指控微軟公司等未經授權使用報紙內容訓練人工智能模型,而這些AI研發機構之間也難以避免版權紛爭陷入“百模大戰”。這些都提醒我們不僅要重視生成文本中存在的結構化、模式化、同質化問題,還要啟動嚴格的過濾程序、建立健全監管治理體系,謹防出現抄襲侵權、隱私洩露、安全漏洞、不良內容等問題。

  今天,人工智能的發展日新月異,不僅全面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也將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成為人類社會技術發展的大趨勢。面對AIGC文藝創作的新問題、新現象、新機遇,肯定與質疑的聲音兼具。但目前各文藝門類人機合作創作的實踐表明,人類創作的對手其實從來都不是AI,創作固化、個性消弭、美感均值才是最大的問題所在。面對生成式人工智能,不妨放下“人類中心主義”,既不恐慌亦不排拒,積極探索、審慎考量,主動擁抱“人工智能+”,建構人機交互新範式,讓技術理性和人文精神在人機交融環境下和諧共生。

  (來源:光明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