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看似“人工智能”,實則“人為陷阱” 
http://www.CRNTT.com   2024-03-14 15:32:50


 
  截至案發,相關當事人發布的虛假視頻多達20餘條,涉及浙江、湖南、上海、四川等多個省市,累計閱讀觀看量超過167萬次。目前浙江紹興上虞法院已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了這起案件,兩名被告均被判處有期徒刑。

  但“AI謠言”仍時有發生。2024年1月,廣西東興市駱某某為博取流量,將其他地區的抗洪、救災視頻,經AI軟件自動編輯,編造新疆烏什縣發生地震的虛假視頻信息。同年1月,四川一網民在某平台發布“貴州女嬰被棄”的謠言文章。經調查,該涉謠文章由AI系統生成並發布,相關言論及照片均為不實信息。

  技術的普及帶動自媒體產業的繁榮。但一些網民為獲取流量不惜利用技術手段編造生成虛假視頻,讓“AI謠言”在網絡上傳播,不僅給網絡安全帶來嚴峻挑戰,也嚴重擾亂社會秩序。

  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聯合發布的《關於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中規定,對“利用‘深度合成’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發布違法信息”的情形,依法從重處罰。

  對此,沈福俊等多位專家表示,一方面,要提高廣大自媒體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從源頭減少此類“AI謠言”的產生;另一方面,監管部門也要加強相關案件的宣傳推廣,提高網民對“AI謠言”的鑒別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