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下好人才“先手棋” 盤活京津冀“整盤棋”
http://www.CRNTT.com   2024-03-03 17:49:33


 
  和本部開展雙師課堂、異地跨校教研備課、網絡拜師結對……在胡友永的帶領下,學校開辦一年就打開了局面,教師專業成長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贏得了口碑。

  胡友永扎根雄安,是京津冀教育協同的一個縮影。合作辦學推動一批名校名師紛紛支援雄安新區的同時,三地還通過打造京津冀職業教育改革示範園區,實施師資培養計劃等,為協同發展提供教育、科技、人才支撐。目前,京津冀已經組建了22個高校創新發展聯盟,成立了15個跨區域特色職教集團(聯盟),教育合作不斷深化。

  不僅在教育領域,北京發揮“一核”優勢,將各類資源輸送到協同發展需要的各方面。在醫療衛生領域,2021年,王洋被北京朝陽醫院選派來到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一醫院進行幫扶。三年來,他強隊伍、引資源、建機制,推動張家口市第一醫院與朝陽醫院共建醫聯體,讓越來越多張家口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北京醫療”。輸送人才的同時,北京市還支持在京醫療機構與河北、天津開展專科協作、遠程診療、派駐專家等醫療合作,持續推進實施京張、京承、京保等重點醫療衛生合作項目。京津冀三地簽署了“醫療保障協同發展合作協議”,加快推進京津冀異地門診直接結算。

  在公共服務領域,通州、武清、廊坊三地建立了人才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簽署了“通武廊”區域人才以及人力資源服務協同發展等合作框架協議,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人才“區域通辦”事項範圍。

  十年來,以人才為紐帶,京津冀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穩步推進。

  打破壁壘實現“同事同標”

  讓創新的種子在更大範圍播種

  多年輾轉北京、河北兩地,聯東集團助理總裁劉璐形容自己的工作是幫助北京與河北企業協同發展的“紅娘”,一方面,促進從北京科研企業研發出來的項目更順利落地河北。另一方面,很多河北企業為了提高品牌知名度,提高科研能力,也會在北京落地總部和科研中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