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癱瘓患者控制“手”喝水 用力想就能做到?
http://www.CRNTT.com   2024-03-02 16:02:03


 
  無線微創腦機接口臨床試驗參與者楊先生的妻子:科技改變生活,真的相信了。因為僅僅三個月的時間,就已經有了這麼大的進步,有我們十幾年沒有的進步,所以我覺得將來可能進步更大。吃飯都是我喂,可能再練練,沒准能自己吃飯了。

  聯合團隊專家介紹,在楊先生頭部植入的僅有硬幣大小的裝置集成了腦機接口處理器、無線通信和供電接口以及用來采集腦電波的電極。植入位置位於顱骨外側,衹有電極進入顱骨內,貼在硬腦膜外。另外這套系統還包括信息采集供電模塊、腦電波解碼翻譯模塊,以及氣動手套外骨骼等。

  清華大學醫學院教授 洪波:有兩個線圈,裡面有一個,外面有一個。我們的系統設計是吸上去以後,既能夠隔著皮膚把外邊的電供到裡面去,也能夠把病人大腦裡邊的腦信號通過這個線圈傳出來,實現了無線的供電和無線的通信。把他想動的信號采出來,指揮一個氣動的手套來幫他動。

  專家介紹,腦機接口分為非侵入式、侵入式、半侵入式三類。非侵入式腦機接口通過頭皮采集腦電波,安全性最高,但信號質量低,功能有限。侵入式直接將電極植入大腦皮層,可獲得最高質量的神經信號,但對患者來說創傷大、風險高。清華大學開發的無線微創腦機接口為半侵入式,將電極植入患者大腦硬膜外,不破壞神經組織,可獲得較高信號強度和分辨率,同時降低了免疫反應和損傷神經細胞的風險。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院長 趙國光:我們首先要保證患者的安全,我們對一些裝置植入以後未知的可能發生的問題要有充分的預判。所以我們選了這樣一個技術路線,圍繞著患者的安全,在最大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讓這套系統工作,讓患者能夠獲益。

  腦機接口:

  未來醫學應用前景廣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